阅读记录

第七章 养精蓄锐(三)[1/2页]

万里山河 孤独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夜漫漫,月色宜人,原本就睡不着的刘方城干脆坐到了书桌前,脑中却全是杜青虹那挥之不去的一颦一笑。想起初见她那会儿,当真是惊如天人,一身紫青色的宫装,完美地体现出她曼妙的身段,淡雅的梳妆,将她那鹅蛋型的脸庞描画的越发精致,高雅,而薄纱织成的袖管,隐隐透出她那凝若冰雪的肌肤,一切都是那么含蓄自然,却又那么不同凡响,更难得的是,虽然是一介女流,却对时局有自己的看法,刘方城本就去过许多地方,一一对照,居然各相吻合,如此兰心慧质,当真是世间难得,“得佳人若此,夫复何求?”刘方城不由低声叹道。
      忽又转念想道,即使不能时刻见到她,但若将佳人置于画中,岂非一桩美事?当即挥毫而下,片刻一幅素描画像就展现在眼前,略一思忖,刘方城又落下画笔,不一会儿,一幅佳人琵琶图又告完成,他又在旁边题了一首小诗,颇有点凤求凰的味道。待到忙完这些之后,却发现天边已经微微泛白,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过了一晚,这时他方才觉得有些倦了,便上了床,酣然而睡。
      “行了,这信里是这个月京中形势,你带着它明日晌午就出发,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安大人,不能有任何差池。”说话的赫然便是怡虹楼的老鸨吴姨。
      却听另一个人道:“是,吴姨放心,小的一定将信安全送交安大人。”“恩,这样就好,你先下去吧,哦…慢着,你说那人真是瑞王?”吴姨叫住那人又问道。“这小的倒不确定,只是那人自称是瑞王,而且那城卫司都尉也向他见了礼,哦,还有他身边那人的声音的确是太监的,这一点,小的敢肯定。”那人详细回道,正是后来自巷口现身的小厮。
      “好,我知道了,这事你就不用去管了,至于你姐姐的事,我心中有数,时机一到,自会向安大人进言,让你姐脱籍,使你二人团聚。”吴姨又说道,只是话到最后,却是十分柔和。那小厮听了,忙躬身道:“吴姨待我姐弟二人恩重如山,小的定当粉身以报。”“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先去吧,明天还要赶路呢。”“是,那小的告退,吴姨您也早些安歇。”说着,他便轻推房门而出。
      这时却见屋中石壁喀拉声响,一个中年书生从中缓缓而出,对着那吴姨道:“嘿嘿,吴妈妈倒真是会做人,把这姐弟两个玩弄于股掌之中。”他话这么说,眼睛却在早已转过身来的吴姨胸前逡巡。
      却听那吴姨不恼反嗔道:“严大人这么说人家,人家心窝子里可不好受哟。”
      听她这么一说,这姓严的书生更加忍不住了,便上前一把将她揽过,淫笑道:“哈哈,是吗?幸好本官粗通医术,就让我来替你瞧瞧这心病到底如何。”说着一只手已经摸上了她那丰满的酥胸。
      不料,吴姨却一挣脱,竟离了他怀抱,坐到了床沿,讥道:“哼,严大人自人家的姐姐来了之后,怕是早把奴家忘了吧,不然为何见了面却是一口一个妈妈呢,莫不是嫌人家人老珠黄了。”
      这严大人见她这般轻嗔薄怒,哪里还忍的住,忙道:“我严庄岂是如此薄幸之人,更何况,徐娘半老,风韵更胜那豆蔻少女啊,嘿嘿。”说到后来,早已扑了上去,那边吴姨口称“不要”,却是一甩衣袖,便将那烛火灭了。
      天刚亮不久,李佑一起床就去找文半山,商量如何救人之事。刚进后园,便见文半山已经摆开了架势,正在行功疗伤。他不便打扰,便退到一旁,静静想起措辞来。
      来之前,李佑便已想好要设法将这明教势力收为己用,添为助力。先不说这文半山武艺高强,就是这明教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稍加整顿,必能成为一招奇兵。想到唐太宗以收为禁军而将明教高手罗至京中,方便监察,后来又借平灭突厥之战,将其大大损耗,却仍令文半山等明教后人感动不已,以为他是难得的明君,至今仍然礼敬有加,这等帝王心术当真令人叹服。
      他还在想着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的光辉事迹,却听见文半山苍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殿下早安,不知这么早来找老夫,是否因为已经想到了对策呢?”
      听他这么问,李佑洒然一笑,便道:“晚辈的确已有办法破解此事,只是我也有求于前辈,却不知前辈能否答应。”
      “哈哈,老夫早知你这小娃儿不简单,有什么,就直说吧。”文半山听他这么说,显然是在提条件,却也不动怒,如今这世上,帮人如果没有酬谢的话,那可真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了。他纵横江湖几十年,这点还是看的到的,当即便爽朗地回答道。
      “嘿,前辈果然快人快语,好,那就请恕晚辈放肆了。晚辈的意思是,我自当帮你救出苏家公子,但从此以后,明教上下需听我号令,相助于我,成就大业,而我当指天立誓,对

第七章 养精蓄锐(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