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苏大哥呢?苏大哥是为了什么?”
陪在她身边又是为了什么呢?
“不巧,苏某之心愿与他们一般无二。”
负手俯身缓缓凑近宁歌,几乎是鼻尖与鼻尖相触的距离,彼此灼热的呼吸相碰,鼻翼间弥漫着彼此身上的清香,他很克制的不让自己吓到女孩,因而短短相触之后又迅速离开,带着笑意的嗓音响在宁歌耳边,却似挠在宁歌心里。
“小九姑娘适合无忧无虑的生活。”
她那般美好,也只有无忧无虑的生活才能留住她脸上璀璨的笑容。
至于其他的……
苏临誉眼神微闪,垂首却是恍然一笑。
“如今我才发觉,云游四海的生活才是我心之向往,粗茶淡饭也可,风餐露宿也罢,壮丽的大好河山我错过了二十年。”
“倘若竹屋一座,庭院栽花草几许,种一桃树,落英缤纷之时于户外赏景,闲时挑灯望月,结果一二,与佳人并肩,也别有意境……”
话音未落,他执起宁歌垂落于身侧的纤纤玉手,小心翼翼将其攥于掌心。
宁歌只感觉到灼热的温度逐渐温暖微凉的指尖,他的手很稳,也很暖和。
“只是不知,小九姑娘是否愿意成为那佳人……”
……
自从苏临誉表白后,宁歌的生活再次发生了变化。
以往陪伴她,日日不歇的苏临誉如今不见人影,而此前有事傍身的各位师兄们却纷纷出现在宁歌面前。
尤其今日,王府里来了位贵客。
宁歌被许瑶拉着往前厅走,见许瑶难掩兴奋之色,心底不禁有些疑惑,“师姐,有客来了吗?”
“对啊!”
许瑶望着宁歌呆愣的小脸儿,禁不住在她脸侧捏了一下,软软的触感顿时让她满意的眯眼笑了起来,“今儿啊可是有贵客来哦。”
“贵客?”
不知为何,宁歌想到了之前男主来时的场景,她现在对贵客俩字有心理上的恐惧阴影。
一到正厅,宁歌还未站好,一阵清风袭来,紧接着宁歌便被一人紧紧抱在怀里,她不适应的动了动,来人便不满的敲了敲她的小脑袋,“小九不乖,见到师兄也不高兴。”
这语气!这邪魅程度!
莫赫?!
“四,四师兄!”
“诶,小九真乖,得奖励。”
莫赫放开宁歌,然后将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递到宁歌怀里,见她半晌缓不过神来,不禁无奈的点了点她的额头,“乖乖,多时不见,你怎么又呆了许多?”
“师兄,你回来啦。”
“是啊,师兄回来为小九撑腰,不然小可怜就被欺负了,别人不管,师兄得管对不对?”
“师兄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小九是大家的,你别老灌输小九是你一个人的这种想法好吗?”
许瑶不满的扯开两人,小九还是她亲亲到不行的师妹呢!
“行,你们姐妹情深。”
他一展纸扇坐在椅上,单手撑着脑袋望向司晨,“怎么样?需要我出马吗?”
“不必,你一露面,他定然会觉得我起了反叛之心。”
毕竟这位现在已经是宴国新帝,偷偷潜入大隆不说,还径直往大隆王爷府中跑,这传出去又是一桩不能言语的事。
“可他欺负了小九,我忍不下这口气。”
“那你们不太好跑路啊。”
前面两人聊天,后面几人则凑在一起嚼耳朵,“师姐你怎么这么快就原谅四师兄了啊?”
双胞胎望着许瑶。
明明之前她很生气很愤怒,怎么如今还说起四师兄的好话来了?
“要你多嘴!”
许瑶做了个打的姿势。
要是她知道武林盟那场事变,四师兄的人全程都在保护他们,让他们免于灾事,那她一定不会多说话!
但这话如今能跟他们说吗?自己岂不是很没面子?
所以她生硬的转了话题。
“师傅她老人家是不是让咱们后日回去?”
“信里是这么说的,但师傅说话一向不算数,咱们回去了,指不定她又没回去。”
“你这话让师傅听了,她揍你我可不管。”
“师傅来信了?”
好家伙,她怎么啥都不知道?
“对啊,师傅从塞外回来了,让咱们回孤月山庄去。”
可是他们好像还没开始除恶扬善吧?!
紧接着她又知道了一件事,不,两件。
“师兄自请撤去皇室身份?!”
“对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师兄淡泊明志,志在江湖,又怎会自缚于尔虞我诈的朝堂之间?
“只有师兄舍了这身份,陛下才会真正放心。”
尽管他们也很不解,可司晨很果决。
纵是司耀也惊讶的想要劝说,都被司晨拒绝,最后成为了庶人。
“那苏大哥……”
“他亦是如此。”
他想护住自己心爱之人,可对抗的一端却是皇权。
司耀并没有放弃她。
苏临誉心知肚明。
……
再见苏临誉时已是一月后,他穿着青色长衫立于凉亭中,不卑不亢,气质温润。
“苏大哥。”
“小九。”
两两相望,宁歌反而有些无措,她组织言语半晌,最终也不知道如何言说。
她知道的,为官分明是年少时苏临誉的梦想,他过得那么辛苦艰难却依旧坚持读书温习,哪怕再饿再苦也不曾放弃,可如今他却告诉自己,他辞官隐世了,这让宁歌怎么能接受?
“许是有些难以接受,但我迟早是要离开朝堂的,前半生我为了心中所愿,这以后的几十年,我也打算随心一回。”
“离开那里也好,我不再束缚于任何人,只顾眷恋山水美景与佳人,岂不乐哉
幼时困苦,双亲接连去世,年幼的他家乡因遭受暴乱而动乱,他随着村里人奔波流浪,又因相貌姣好险些遭了毒手,人们都哀嚎不停的钻入他的耳中,他看见恶人将窈窕少女肆意凌辱,又望见他们将年迈的老人杀害,那时的场景犹如人间炼狱般令人窒息。
濒死前息,他幸运的得到了江湖前辈的出手相救,成为他的徒弟。
多年来练武从来不曾懈怠,可他不愿成为武者。
他想当官,为任一方,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忍受乱世的痛苦。
十七岁那年他身披红花,成为了天下皆知的状元郎,也成为了登基不久的新帝手下最为衷心的近臣。
而今盛世如他所愿,他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为自己活一次。
因此他不悔。
第212章 辞官归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