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十五章 下战书最后通牒[2/2页]

狗官 夜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皇上圣旨中虽说息兵为上,但也点明以战促和。眼下看来,广州之战已在所难免,就算我们不打,英夷也必将挑起战火。当务之急是守住广州为上,至用中文写的,上面的内容非常简单,英国人以远征军司令额尔金的名义向叶名琛下达了最后通牒,信里要求中国军队必须在四十八小时之内撤出广州城,如果逾期不投降,就向广州发动全面攻击。
      整封信充满了英国人的狂妄与自大,仿佛整个广州城在他们眼中就如同囊中之物一般,刚才的炮击正是配合这封战书向中国政府赤裸裸的挑战,妄图用此来恐吓叶名琛,从而不费一兵一卒,轻易取得广州要地。
      “大帅,英夷来信何说?”众人见叶名琛突然这等模样,连忙急问道。
      叶名琛咬牙切齿,说道:“英夷给本督下了最后通牒,让本督两天之内让出广州城,如若不然就要炮轰广州!“
      叶名琛乃是封疆大吏,为官几十年,手握两省重权,哪里受过如此羞辱?与会众人传阅后也都是气愤非常,尤其是武将个个叫嚣着要与英国人决一死战。
      都统来存本就按捺不住,听到这话更是暴跳如雷,要不是有旁人拉着,他拔刀就要冲出城外找英国人恶斗一番了。
      “大……大帅……这如何……如何是好?”巡抚柏贵衣服上全是灰尘,帽子也因为刚才匆忙之间歪在一旁,听到英国人下了最后通牒,再回想起刚才吓人的炮击,他怕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好不容易让自己平静下来,叶名琛双眉愁结,呆呆地坐着,似乎没听到各人的话。但心里却是又气又恼,被人如此欺负,是他为官以来从未有过的事,从心里来讲他的确是想与英国人大战一场,但他眼神无意中瞧在放在一旁的圣旨,心里却又打起了鼓。
      先不说是否有把握战胜英国人,此战是胜也好,败也好,两种结果都是他不愿意看见的,丢城失地咸丰会砍了自己脑袋,打赢后如果惹来更多的英国人,同样咸丰会要他的命。
      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选择不战不降,让各将领带兵守好各处,除非英军主动进攻,一律不准先行还击。另外,他立即让人写折子,把广州之事详细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对此事决断。
      好不容易压制住几员将领的愤怒,打发走众人后,叶名琛回到后堂,摇头叹息。定了定神,他小心翼翼地从袋中取出几枚铜钱,先面朝京城跪下,随后双手合十祈祷一番,深吸一口气,闭上眼把手一松,铜钱瞬间撒在地上。前途难测,他打算为自己卜上一卦以求凶吉。
      慢慢睁开眼睛,瞧着铜钱掉落后呈现的卦像,叶名琛趴在地上仔细看了半天,总算长嘘了一口气,微笑了起来。看来这卦的结果还算不错,至少稍稍安慰了他忐忑不安的心情。
      虽然不敢正面与英军开战,但叶名琛不可能咽下这口恶气,当天下令,他就以两广总督、通商大臣的名义关闭广州海关,并断绝与各国一切交易,想用这来报复英国人给他的最后通牒。同时借用贸易来逼迫各国向英国施加压力,缓解广州的危机
      “此战必将无事……!尔等定会远走亦……!”
      深夜中,叶名琛站上城墙,眺望着广州海外那庞大的敌船,手里紧紧捏着卜卦的几枚铜钱,小声地自我安慰道。
      (以下字免费:叶名琛,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物,他被咸丰讥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广州兵败,背了一身骂名,又被英国人抓去,解往印度加尔各答途中决食而亡.从民族大义上来说,这样一位功过混沌、史说不清的历史人物,我真觉得难以下笔。他爱国、有气节;精于官场,老练持重;心狠手辣,残忍嗜杀;权倾两广,压制异己。
      客观地看,叶名琛有着很多的无奈,站在当时最理性的角度,莫过于以外交让步谋求和平,争取时间变法强国。但是即使叶名琛有这般见识,他能做得了主吗?当时有一幅挽联:
      公道在人心,虽然十载深思,难禁流涕;
      灵魂归海外,想见一腔孤愤,化作洪涛。
      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也是一个替罪羊,可悲可叹又可怜~!)(,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十五章 下战书最后通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