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二章 辩论北胡之对策[2/2页]

我的铸剑术通神 爱榴莲酥的温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闲适之地,只要不造反,皆可谈论。”
      楚星河这三日研读了王安林的一些著作,皆是以法立国、无规矩不正官风的措施。抛开双方敌我之分,少年对他的改革之想法,颇为认可。
      但对于并未真正实行的原因,少年只能自我猜测。
      刘羽锡紧接着说道:“北胡草原,大多是蛮夷之地,物资匮乏,所以要南下大楚,劫掠资源,维护统治。我们可以先随其好处,稳住局势。必要之时,可以暂以兄弟之邦相称,保障北境无忧。攘外必先安内,南疆蛊术甚是神秘,难以控制,就算是臣服于我朝,也是心腹大患,大可将我朝火器对准南疆,一劳永逸
      “那海上来敌呢?”
      段秀提出疑问。
      刘羽锡早有准备:“我朝海战羸弱,非强战之列。可用剩下的资源,在东部沿海建立一条狭长的海上长城,将海上来敌皆据于城墙之下。”
      听起来都是打,其实差别很大。
      叶清梦则是不惊不喜,平淡如水,偶尔余光看一眼少年的反应。
      楚星河不以为意,并不认同对方的想法。
      在门外的陈平,都感觉到了小剑仙的态度。
      许长安借鸡下蛋,“楚星河,你作为书院一份子,可有自己的看法?”
      楚星河背负承影剑闸,在一众文弱书生中显得格外特殊。
      王安林第一次正式投来关注的目光,打量着这名挽住剑阁颓势的未来剑主。
      少年剑气自行环绕,众人凉意袭来。
      起身道:“经史子集非我擅长,可身为万民中的一员,也有些话不吐不快。”
      楚星河环视一周,先看看大家的反应。
      措辞道:“北胡由于地处北方草原,国力始终有限,无论我们如何施以利益,都不可能将这个无底洞填满。充满欲望的沟壑,非缓和之策能敌。要么就彻底放开手脚,给他们一片可以自给自足的土地。要么就将彻底征服北胡,将偌大的贝加湖,纳入我们自己的版图。很显然,双方死了那么多人早已不死不休,只能选后者。你跟我们说还要暂以兄弟之邦相待,你问过地下数十万亡魂了吗!”
      楚星河双眼瞪着刘羽锡,丝毫不退。
      “北胡只能打,而且要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永绝后患。南疆尚处于西南部山林,但数百年来皆是我中原之地,用火炮轰炸,无辜子民怎么办,你是何居心?还有,水战确非强项,但还不至于要沿着海岸悉数建立城墙,如此劳民伤财之举,你亲自上?”
      刘羽锡强忍着内心的躁动,这个大楚剑阁少主,也无礼了一些。
      陈平的父亲还在北境布防,他深知双方是不可能调和的,故而对少年的观点感同身受。
      两位天府掌舵人心照不宣,对于楚星河的拉拢还不够。
      小剑仙饮完茶水,最后补充道:“海外来敌十年一犯,只要击退对手,基本就能确保十年的安宁。退一步说,召集武榜好手,来个海上杀敌,不比修建海上长城来得轻松?”
      刘羽锡平复情绪后,缓缓道:“这位师弟此言差矣,北胡这些年已数次秘密派遣使者求和,足见对方内部派系林立。只需要用利益诱使对方发生内乱,坐收渔利岂不更好。海上长城一旦修建完毕,那海上来敌便再无忧患。至于你所说的武榜高手,除了咱们的曹统领外,还有哪位会轻易听从朝廷指令。”
      楚星河发笑,“既然阁下如此深谙治国之策,想必海上长城修建之日,必有你的身影吧。”
      绿芒脸色铁青,对方如此不讲道理。
      檀道济笑着朗声道:“楚星河是我武院弟子,文学修养欠佳,见谅啊!”
      书院方紧绷的氛围一下子得到了缓解。
      楚星河心里嘀咕着:这都没让王安林亲自上场!

第一百六十二章 辩论北胡之对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