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云水书院文院学生两百余人,武院一百余人。而丞相创办的国子监,只有儒家学类,总共五十余人。
国子监接纳的学生,有进京赶考失败索性不回家乡,进国子监研读卷土重来,也有慕名王安林文学造诣专程就读的,但总体数量相较云水书院还差得很远。
过往几年的交流学习,国子监不求己方在文学论道上胜过对方,但求所学所授,有所领悟。
这也是许长安一直不敢小觑国子监的原因。
一个悉心总结经验并全力以赴的对手,值得尊敬。
迎着清晨泛着温暖气息的光线,国子监的马车队缓缓停在云水书院大门口。
两座栩栩如生的麒麟石像,是大楚开国皇帝所赐,为了赞许书院百年学业的传承。
第一个走下马车的,是大楚丞相王安林,同时也兼任国子监祭酒。
随后十人的国子监学生队伍,也落在地面上。
许长安带着几名文院弟子早已等候在旁,孙圣人在侧面随时候命。
“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作为东道主,许长安带领学生们执儒家礼数,问礼国子监。
“叨扰许院长了!”
王安林同国子监学生回礼。
“快看,是楚星河!”
不知哪位学生发出声音,众人的视线一下子朝着门后望去。
云水书院还好,上课期间还是能看到的,国子监的学生几乎就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楚星河背着承影剑闸,极为显眼,嘴里啃着刚从伙房大叔交给他的肉馅儿包子,不紧不慢地走到孙圣人身旁。
小剑仙吃完包子后,把剩下的递给了陈平,向先生们微微行礼。
这才注意到,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在他身上,楚星河恨不得躲到地底下。
许长安玩笑道:“你小子要是再不来,我就要以为对我这个副院长有些不满了。”
楚星河故作惊慌,“先生严重了,这不是想着养精蓄锐,以最好的面貌来接受您的教诲嘛!”
国子监六男四女,隐隐以身材高大得不像是个儒生的男子为首。
站在其旁边的绿衣女子问道:“刘师兄,这便是那个写出‘满船清梦压星河,剑退阎闯的小剑仙?”
刘师兄颔首,手执玉面桃花扇,开扇道:“想必那便是名满江湖的承影剑闸了,怀璧其罪的他也只有在书院里才敢如此放浪行事。”
绿衣女子讥笑,“原来是个有恃无恐的富家子弟,连刘师兄一半的刻苦程度都赶不上。”
“绿芒,剑阁底蕴深厚,江湖上仍有不小的残余势力存在,不可如此无礼。”
绿芒俏皮地点头,都知道她对刘羽锡有意,故而没说什么。
楚星河已入二品,耳力和视力较以前有很大提升。
这几人的对话,都被楚星河听了去,没在意而已。
王安林率领众人,在云水书院这块前任至圣所题的牌匾之下,按照惯例驻足仰望十息时间,表达对至圣的尊敬
每任至圣,都是当世文榜第一,无一例外。
至圣并不拘泥于某个地方传道受业解惑,而是云游天下,将儒家学问推广到所见所及之处,履行重于泰山之责。
王安林曾费劲手段找到过当世至圣,同样想让至圣题字
第一百六十一章 国子监发问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