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 起源[2/2页]

有一间当铺 十八与子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虚构的成分,所以我也不是很能确定。
      老爷子:刚刚我所说的,关于最终遗产和打开永生钥匙的古代秘闻,也和这件事情有很大的关联!
      老爷子话一出口,我算是明白了过来,原来老爷子激动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件事情突然有了交集,大禹治水、九兵和永生之酒之间,必然存在着某些联系。
      老爷子:据我所知,关于最终遗产的消息便是由大禹时期流传下来的,早些年,史上第一批龙骨出土,龙骨之上全部是用象形文字记载的上古遗闻,后来经过一位古文字学的专家破译,这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不过那时这个词语还不叫最终遗产,而是被称为“天机”,寓意为上天赐予的机遇,或者也可以解释成:登天的机缘。
      朱少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点:那这批龙骨的去向呢?
      老爷子惋惜道:这就像是一个诅咒,但凡龙骨出土,总没有好的结果,这批龙骨在飞机的运输过程中出了意外,机毁人亡,连同龙骨也全部葬身在大火之中,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看来是这批龙骨本身就不该现世。
      朱少追问道:那位专家现在何处?他的研究手稿又在什么地方?
      老爷子欲言又止:那位专家人称刘九叔,不过他早在六九年双一月份的时候伴随着鹅毛大雪在斗争中死去,他留下的手稿也毁于一旦。
      朱少神情变得有些凝重,几度张口,却终究没说出话来,不过看得出,他有些伤神,不知道是对手稿付之一炬感到心疼,还是对刘老的死感到悲伤。
      不过听他们两个的谈话,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典故,其中最早有类似记载的还是出自商朝的巫卜术一册,只是后来版本众多,各有说辞,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神话中嫦娥是因为服用了大羿从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的。
      而此刻这件典故在我脑海中的画面已经有了改变,不再是嫦娥迫于形势将不死药吞下,飘飘然于广寒宫之上,而是两人琴瑟和鸣,正端坐于青案,把酒言欢,只是杯中的酒不是果酒,而是永生之酒。
      老爷子继续道:既然九兵的成立也是在大禹时期,那我就大胆的将这两件事合并在一起猜测一下,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并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并事先派人把全国各种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
      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也反应该州山川名胜之壮,九鼎象征着九州,显示大禹顺应天命,已成为天下之共主。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鼎便是皇权的象征,而那九位州牧,便是九兵的雏形,大禹将剩余的青铜冶炼成九枚青铜指环,分刻不同的花纹,以此来象征州牧的身份,从此以后,九位州牧便成了大禹的中坚力量,而这便应该是九兵的起源之地。
      朱少边听边点头称是:彭老爷子所说,和石板后面记载的信息大致相同,那九位州牧的确是九兵的雏形和起源。
      老爷子:不过有件事,我一直搞不明白,就是关于大禹建立夏朝的记载,除了史书中有着部分信息以外,不管是出土的文物,还是历史的佐证,仿佛这个朝代并不存在一般,有的只是传说。
      关于这一点,我倒是比较认同老爷子的看法,因为我做这一行的时间也不短了,而我所收到的古物当中,年代最早的当属商朝的部分器皿,关于夏朝的东西,那是闻所未闻,就像是一段历史文明的空白。
      我记得最古老的那块石板,就是和大禹治水处于同一个时期,上面所刻应该便是关于永生之酒的记载,只是那块石板已经随着皇太极埋入到昭陵之中。
      眼下能有线索可查的,便只有朱少手中的另一块石板,我急忙问向朱少:这块石板所记载关于九兵的事情就只有这些?
      朱少:当然不止,只是这上面还记载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正如老爷子所说,夏朝好像从没在正史中出现过,更像是一个传说,而造成这种事情的原因有且只有一点,就是所有关于夏朝的痕迹全部被人为的抹消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起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