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 骇人听闻的事[1/2页]

有一间当铺 十八与子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还是对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比较有兴趣:哦?发生了什么事情,都用上骇人听闻这个词了?
      “史上记载,夏朝自大禹算起至履癸,共经历十四代,十七位君王,这段时期前前后后大约有五百年左右的时间”朱少越说,声音越发紧张:而诡异的是在后世的描述中,这十七位君王的容貌竟大致一样。
      容貌一样?我忽然明白所谓骇人听闻的事情是什么了,我感到背脊一阵发凉:会不会是他们之间血缘关系比较亲近,产生的熟悉感?话是我自己说的,不过我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结论。
      朱少一个“你懂了”的眼神,指着石板上破解的信息道:经过后世多方的揣测和考证,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十七位君王都是大禹本人所化,从开始到最后,一直都是他。
      果然如此,我我头皮发麻:这怎么可能?!一个人怎么可能活五百多年?!
      老爷子:朱少说的不无道理,据史料记载也是从那时起,长命百岁这个词语便开始在历史上流传,以至于传到后代,人们皆称呼帝王为万岁。
      朱少:当然这些只是后人的猜测,具体的事情没有任何人知晓,我们也只能通过支言片句来推测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我不可置否:活了五百多年,手下还有九兵的存在,既然如此,我可不认为夏朝会被商朝所取代。
      朱少:这便是其中所记载的秘闻了,秘闻记载,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夏桀残暴不仁引起众怒,遭到商部族首领汤率领方国部落的起义讨伐,最后被处死于南巢之山,只是尸身却无从记载,不知去向。
      怎么样,这段历史是不是颇为耳熟?朱少提醒我道。
      我猛地惊醒:你说的是那位地下灵殿的古楼兰王?!
      朱少:同样是被叛军所杀,相关的记录也被全部抹去,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做了同一件事情,其中一人成功了,而另外一人失败了。
      我摇头道:这不可能,有着九兵的存在,怎么可能会输给叛军,除非,除非九兵之中也有人参与了叛乱。
      老爷子:自古以来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想要掌控一切,想要一直掌控一切,却不允许别人插手自己的势力,九子夺嫡便是最好的例子,亲生父子都不过如此,又何况只是左膀右臂,你可还记得四门塔中,那座塔心柱上的雕像?
      听到老爷子的问题,我的思绪飘回到了那座四门塔中,我脱口而出:四位帝王,分别是大禹、秦始皇、隋炀帝、朱元璋!
      老爷子:不错,正是这四位建树林立的帝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眼光卓越,或开疆扩土,或天下一统,或治水有功,而这一些是无法凭一人之力便能做得到的,这些帝王的背后,都有一个组织,那就是九兵。
      老爷子接着说道:我假设一下,大禹治水,创建九兵,并且发现了永生之酒的秘密,只是人活的时间越长,便越容易蔑视生命,最后遭到九兵的背叛,而后商朝亦将之前所有的信息全部毁去,从此只留其名,却未见其实。
      随着老爷子的话语,我的脑海中呈现出一片远古时期荒凉的景象,洪水泛滥,各部族依山林立,其中以夏部族势力为最,后来大禹治水成功,河道疏通完成,随后大禹讨伐三苗族,将三苗族驱逐到丹江和汉水一带,巩固了君权。
      也就是说那时候天下并未统一,而是大禹率领很有可能是后来成为九位州牧的人一同开疆拓土,如此说来疏通河道就不仅仅只是洪水泛滥的原因,还可以便于军队的出行,甚至是他们事先得到了关于永生之酒的秘密,只是这个秘密在其他部族中保存,真要是这样的话,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才能完成自己的目的。
      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如果这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怪不得老爷子说这是一件重大的事迹,如果说出来会遭到众人的口

第一百一十五章 骇人听闻的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