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章 赚钱的路子[2/2页]

1979我的文艺时代 梁园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正准备动笔写小说呢,为了写作要做的功课比较多,所以你才会觉得我有些心不在焉。”
      唐月雯听到姜玉楼竟然已经准备写小说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姜同学,你真的要写小说了?第一部小说你准备写什么类型的,短篇还是长篇,写完后我能看看吗?”
      她之所以有心写小说,大部分信心来自家学渊源。
      她的父亲可是当过大学老师的,文化没得说,家里更是有不少藏书,有赖于此,她没少看书,量不敢说冠绝县里,但是班里肯定没人比她多。
      即便如此,她也不敢说能写出什么好作品。
      姜玉楼家什么条件,她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吃饭都成问题,哪来的钱买书。
      或者,他是从谁家借的?
      她心里想到了一个人,马孝,姜玉楼的好朋友,家里还有钱。
      如果是他的话,是有可能买的起书,还愿意借给姜玉楼看的。
      看着眼前这个问出如同连珠炮般问题从她的可爱女孩,姜玉楼也不禁笑道:“第一部作品还没动笔呢,现在正在找素材。不过,应该算是短篇小说吧。如果写完了,肯定让你做我第一个读者。”
      唐月雯的脸一下子红了。这一刻,她想了很多,不过最后,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声“嗯。”
      姜玉楼没有多想,他下午还有事,匆匆吃完饭后,辞别唐月雯后,便坐着马孝的自行车离开了学校。
      回到村里,由于不用下地干活,姜玉楼直接去了自己的目的地,他们山里盛产菌类,有一种菌类,村里人平常都用来喂猪的,也没人吃,但是数量特别多。
      红菇子,就是姜玉楼想到的赚钱点子。
      别小看这个年代在农村用来喂猪的红菇子,在后世,这种红菇子可是稀有珍贵食用菌。
      红菇子,学名叫正红菇,农村人就叫他红菇子。由于营养丰富,具有食、药用价值,其肉质肥嫩、清甜、鲜美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般来说,一公斤野生的红菇子,也就是正红菇可以卖到两千元以上。
      他想的就是拿红菇子到县城卖,让城里人吃个新鲜。
      主要是,红菇子很特别,泡水后水会变红不说,还会散发出一阵浓郁的清香,和一般食用的菌类完全不同。
      姜玉楼也没有想着靠卖红菇子发财,毕竟红菇子的价值,要到国内富裕起来后,懂得营养以及养生后才能达到最大化。
      可即使如此,让没有见识过红菇子的城镇职工们花个几毛钱买一斤红菇子尝尝鲜还是很容易办到的,前世他就听说有小贩靠这个在县城小赚了一笔。
      姜玉楼采了好一阵,终于装了满满两蛇皮口袋。
      他心不黑,每天卖点红菇子,干上他十天半个月,最后只要能让他和马孝两人赚个百八十块钱就行了。
      两人平分,一人能分个四五十,相当于城里人一个月工资,也能补贴一下家用了。
      这生意他也不指望长干,只要能坚持到他投稿成功,拿到稿酬就行。
      满怀信心的姜玉楼借了秤又拿着盆,叫上马孝后,两人将两个蛇皮口袋扎紧绑在自行车上,然后一起骑车向着县城方向奔驰而去。
      几十里的路,以前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是这回驮着两个十几斤重的蛇皮口袋,把两人累得够呛。
      即使是两人换着骑自行车,等到了县城,已经是气喘吁吁了。
      姜玉楼抹了把头上的汗珠,看着县城露出了微笑,只要希望在,再苦再累他都不怕

第五章 赚钱的路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