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 第一桶金[1/2页]

1979我的文艺时代 梁园筑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玉楼和马孝到阳平县城时,天色已经见黑,城里也到了下班的时间,“集市”的小贩也多了起来,虽然比不上后世,但也有了些农贸市场的气象了。
      只是虽然有小贩,但是叫卖声是绝对不会有的,毕竟还是打击投机倒把的年代呢。
      两人对视一眼,悄悄找了个空位摆摊。
      他从自行车上取了一块布,铺在了地上,然后将两蛇皮口袋的红菇子放在地上,从袋子里取了一些摆在了布上。
      他到底卖的是什么,总要让客人看到才行。
      接着,他看到远处有一家开水房已经点火了,又拿着盆去要了一点凉水。
      东西齐了后,他将发干的红菇子泡到了凉水里。
      前面说过,红菇子泡到水里,有个十几二十分钟水就会变红,还会冒出香气。
      这一切,都是他为了卖红菇子做的准备工作。
      趁着还有时间,他将摊位交给了马孝看着,自己去其他摊位转转。
      集市里卖肉卖菜的都有,肉类主要是猪肉,牛羊肉也有。
      问了价格后,他心里也有了数。
      肉类里,猪肉价格低一点,羊肉的价格和猪肉差不多,牛肉贵还少,不是干部家庭一般人真吃不起。
      在这个年代,猪肉也是紧俏货,普通人想吃,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
      看看自己的肉票够不够。
      至于蔬菜类,“集市”里卖的主要是大白菜,西红柿和土豆。
      这几种主要蔬菜价格相对便宜,其中大白菜一斤五分钱,这在后世是不敢想象的。
      转着转着,姜玉楼思量着时间差不多了,该回摊位了,否则马孝要着急了。
      回去后,姜玉楼看了眼盆里泡水的红菇子。
      经过十几分钟的浸泡,红菇子已经膨胀起来,卖相很好,盆里的水此时也变红了,隐隐能闻到盆里散发而出的清香。
      这下,姜玉楼放心了。
      慢慢地,摊上有了些顾客。
      来的人姜玉楼都会给他们介绍红菇子的学名、产地、分辨方法以及营养价值等。
      虽然费了番口舌,好在效果还不错。
      来的顾客基本都买了些,姜玉楼定价不贵,一斤也就三毛,遇到讲价的两毛五分钱也卖。
      他这是无本买卖,就算卖一毛钱一斤都是赚。
      更别说两毛五了,都够买二两猪肉了。
      虽然和他以前做生意时候完全不能比,但也要分清楚形势啊!
      现在这个年代,几毛钱也是弥足珍贵的。
      卖得越多,挣得越多,便能更早地改变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
      终于挣钱了,看着手里可怜吧唧的几张毛票子,姜玉楼却比前世赚几万几十万还开心。
      时代不同,做生意难易不同,很多事情不可一概而论。
      对他来说,挣到第一笔钱,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
      “楼子,我们挣钱了!”
      马孝看着姜玉楼手里的钱,嘴巴张得大大的。
      “这是开始,你看着吧,有了开门红,今天指定能把手里的货全卖掉。”
      马孝开心,姜玉楼也开心。
      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度过了眼前的困难,等他的稿子被收了,拿到稿费,一切都会走上正轨的。
      果然,有了第一笔生意的开门红后,后面的客人果然变多了。
      城里人嘛,没吃过红菇子,自然想尝个鲜。
      多的肯定不会买,但是你一斤,我两斤的,很快两人就收摊了。
    &

第六章 第一桶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