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成为了北海省道地药材的第一名,谢晓峰却是有些不忿,其实对于谢晓峰看来,石斛更像是一味安慰剂,它的性味没有经方药材的偏性那么大,因而治病的时候也仅限于胃阴虚,其他的病证用上石斛,效果不大,而且还贵。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反过来了,因为后世温病派的发展,许多的中医都已经不读《伤寒》,不用经方,治病克疾,排兵布阵用的基本都是药性非常平和的一些中药材,石斛也算是其中一种。
后世中医很多认为经方药材是虎狼之药,就连桂枝也没有幸免,他们认为偏性如此之大的药物进入人体,是会伤害人体正气的。
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他们学艺不精,辩证不清楚,热者热之,寒者寒之,带有偏性的药材,当然就会用起来非常危险了。
这也导致了后世的中医疗效不彰,渐渐式微。
卤菜里面最重要的一味香料就是桂,难道卤菜也不能吃了?
新医学不懂寒热温凉,只从一些药理作用来分析药材,他们认为石斛是非常不错的好东西,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这种需求能够带动中药市场的发展,但是作为中医从业者,可不能跟着外国人学,把石斛真的当成仙草一样了,很多的疾病,吃石斛不但没效,甚至还会有些反作用,比如胃中停水。
谢晓峰虽然是如此想,但是道地药材的勘察工作还是得一丝不苟的进行下去,个人看法始终得放在一边。先是石斛,然后半夏、葛根,这些都要去做。
有句俗话叫做想什么来什么,谢晓峰和许茗到达北海省石斛种植基地的时候,基地负责人梁四明与二人相互介绍认识后,又看了手机上的报道,知道二人是很厉害的中医,便恳请他们去医院给自己的女儿会诊一下。
二人跟随梁四明到了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中医院,见到生病女子的第一眼,谢晓峰和许茗就几乎能肯定那个女孩是一派寒饮之像了。
面色晦暗,眼睛紧闭,被家人扶着坐在病床上,手上还挂着点滴,看了看病历居然是输的刺五加点滴液。
谢晓峰没搞明白为什么医院居然在给病人输这个液体,病历上明明白白写的17岁女孩,她能有多少心脑血管疾病呢?
女孩叫做梁晓婷,神志还是清醒的,可是总感觉到头很晕,几乎不敢睁眼,嘴里总有清涎想吐出,舌暗胖,苔白水滑,脉弦大。
问及病史,说是前一阵感冒了,因为在城里暂时当家教给小学生补习数学,便去城里医院输液治疗,怎料越治越严重,其他症状没减轻,竟连吃了东西胃都难受,便喊父亲梁四明接回镇里,家人比较信奉中医,便又看中医吃了些健脾消食的中药,又因为家中是种植石斛的,每副药还加了几十克石斛进去,本想能调理脾胃,怎料几剂中药吃了,还更加严重了,吐水、头晕,视物旋转。
四诊完毕,谢晓峰对许茗说道:“病人是明显的水饮作祟,这个刺五加液体输得有些孟浪了。”
&nb
第126章 虎狼之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