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这种辛香味能够让人体的胃长期处于正常的状态,对于食物的摄取消化,必然比普通人更强,因此身康体健也就不在话下了。
谢晓峰在想,既然吴萸不论种在哪个地域,都能正常的生长,而且药效也没有什么差异,那为什么不可以在全国推广种植呢?甚至作为一种城市绿化都可以,毕竟吴萸是多年生。
曾经有一本本草上面就介绍了,在房屋的东方种植吴萸,便能够使房屋里的人增年除害。仔细想来,每日日出东方的时候,日光加热空气,产生对流,总是会有徐徐的东风拂过居所,吴萸辛香所带有的药性,便会潜移默化的强健人体,这真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城市里若是大量种植吴萸,不说身康体健的事情,便是各种感冒型瘟疫,所谓的天行大疫,那也要少很多啊。
一个脾胃虚弱的人,经常外感,那是一定的了,毕竟中州不建,何以攘外?
吴萸种植户的收入,其实也不用担心,毕竟现代社会工作岗位繁多,随便改一行就行了。再说本来种植吴萸这中药材也只能跟种植川芎差不多,住个小院而已,想要发家致富,机会很渺茫。
虽然损失了一部分人的小利益,但是却能换来整个人类社会的更加安康,其实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许茗一边跟着谢晓峰在吴萸田间考察,一边把这些构想都记录在了本子上。
这是两个心怀天下的中医学子想出来的,不管以后上层是否会按照他们所设想的那样来建设家园,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只要实施了,总是会比不实施有好处的。
更有一个不得不想到的事情便是,以后的肝寒患者会越来越多,毕竟新医学是主流医学,新医药的很多抗生素以及药剂,在中医的体悟下,那都是寒性的,长期使用各种寒性药来治病,最终是会产生很多阴寒之气特重的病人的。
吴茱萸这种药也是能够自主防虫的,只要储存环境不是特别潮湿,一般不会生虫,因此在收售环节也没有硫磺熏制等等问题,这让谢晓峰和许茗都感到一阵轻松。
按照惯例,他们也在基地打包了一些吴萸饮片放在车上,一是为了拿回学校去的时候,能让黄教授的团队有个直观的感受,再则以备不时之需,是为了在路上,有需要诊病开方的时候,药材充足些。
在往北海省前行的路上,许茗问谢晓峰,北海省最地道最出名的药材应该是哪味药,谢晓峰一连回答了好几样,比如半夏,葛根,茯苓、龙眼肉、鸡血藤、罗汉果之类的,许茗都一直在摇头,最后还是许茗说出了答案,便是铁皮石斛。
谢晓峰愣了一下,但转瞬就明白了。
在现代,石斛有仙草之称,新医学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它可以抗衰老、活血化瘀、抗肿瘤以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等作用。在上世纪国内大饥荒的时候,北海省就是靠着出口大量铁皮石斛,以一公斤石斛换取12吨小麦的条件,从英吉利换回来了大量的小麦,拯救了许多饥饿人群的生命。
在中医的角度看来,石斛性微寒,甘,能够养胃阴,增加胃肠津液,因此但凡有胃阴虚的患者,症见口干、呃逆、食少,胃中不和、舌苔少,色红、右关脉软弱之类的,药方中加入石斛,便能很快起沉疴,疗宿疾。
第125章 石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