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那更是坏到了极点。
不说这丝被切断了。
就说切久了。
这豆腐也就成了豆腐酱了。
又哪里还能有如此诗情画意的文思豆腐?
“老宇文,看啥呢?”
“怎么这豆腐羹不好吃?”
杨淮捧着文思豆腐大快朵颐完了,还不见老友动手。
不由的一愣。
再舔一舔勺子。
没错啊,就是这个味。
又鲜又美,鲜美异常。
尝了一口还想吃下一口。
吃完一碗还想吃下一碗。
不知不觉的,杨淮就盯上了宇文广手里的那一碗。
“老杨啊,你说,要练多久才能达到这样的刀工?”
宇文广勺起一勺豆腐丝,表情非常的沉重。
倒不是说他切不出一根这样的豆腐丝。
可这根根分明的头发丝,着实是将刀法演练到了极致。
非常人所能及也。
刀工到了他们这样的地步。
凭的可不是肉眼可见。
而是感觉,是直觉。
是那种千锤百炼之后,手脑不用相通。
就能下意识的觉得这刀就应该切在这里。
就好像庖丁解牛一般,有些神乎其技的感觉。
可即便再神乎其技。
切了一辈子菜的宇文广也没能达到这种境界。
这可不是名厨榜第一那位正值巅峰的名厨强者切出来的。
正相反,这是一个二十几岁,正值壮年。
状态或许是最佳的。
技巧却还有极大进步空间的年轻人切出来的。
这样的年纪,这样的成就。
夸一句天才已经不足以言之。
就连天骄也配不上他的身份。
可说他是厨神。
这年纪又实在是很难以让人接受。
在所有人的观念里。
这菜就应该是越老的厨师做的越好吃。
就好像医院里。
一个风华正茂,头发浓密的年轻人。
和一个聪明绝顶,地中海造型的中年人。
选择相信谁,自然不言而喻。
秃头那就是强者的标志。
我变秃了,也变强了。
只有弱者才配拥有头发。
毕竟,他们的营养没有全部用在思考上。
他们的土壤还有多余的养分存在。
可叶猫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定律。
他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可他已经达到了巅峰。
起码现在看起来是这样的。
这样的一个人,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的夸奖他。
“老伙计啊,真不用太伤心。”
“刀工练到我们这个地步,其实已然如火纯清,肯定不是一般二般的。”
“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
“刀工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已然不是靠数量就能堆上去的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九千亿次的高人存在,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可能天天专注于切豆腐。”
“这个时候,天赋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感觉,感觉很重要。”
“你是个天才,我或许也是个天才,但我们都有自己的烦心事。”
“会为世间的纷纷扰扰所扰。”
“当年做出这道菜的人曾说过‘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杨淮回忆起了学菜初期,所有人都学过的历史。
文思豆腐乃和尚所创。
自然也蕴含着深深的禅理。
他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也和佛理离不开关系。
第165章 两位名厨的顿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