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把前因后果说了个清楚明白,老支书听了之后,频频点头。
“书记,是我考虑不周,没把家里的事儿安排好,给您添麻烦了。
我婆婆不容易,她不该受这份委曲。
现在,我这边还有事儿脱不开身,还麻烦您帮忙跟大家伙儿解释一下。
等我忙完这一阵子,我一定回去好好谢谢您,也和大家伙儿把这事儿都说开。”
苏宁在电话里语气真挚恳切,将她对李凤霞的关切和焦急的心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支书是村里的本地人,因为他给村里办了几件关乎所有人生计的大事儿,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呕心沥血,大家都很敬重他。
听了苏宁的话之后,老支书叹了口气,“行了,苏宁,你说的事儿,我听明白了,你们年轻人在外头忙,是好事儿。
别惦记,这事儿啊,有我呢!放心,你婆婆吃不了亏,我肯定给你办明白喽。”
苏宁道了谢,挂了电话,也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苏家父母实在是太可恶了,可惜她眼下有个要紧的事儿要做,不然,她真想要亲自回一趟乡下,跟苏家父母对峙,把这事儿掰扯明白,和他们划清界限。
事儿总得一件一件的来,苏家的账她记下了,早晚要找他们算个清楚。
村支书这边,挂了电话之后,抬头扫视了一眼孙大萍和苏大成,呵斥道,“老苏啊,你耳朵没聋吧?”
苏大成闷哼了一声。
李支书点点头,突然暴喝了一声,“没聋还不滚回家去!还要在这闹是怎么滴!”
众人都被李支书吓得一个哆嗦。
只听着李支书继续骂道,“孩子跟婆家处得好,你也搅合!孩子在外头有出息了,你这不但不夸,还在老家嚼自己家闺女舌根子。
我倒是想问了,这苏宁是你亲生的么?你咋就这么作践她呢!”
苏大成和孙大萍对视了一眼,嘿嘿给村支书赔笑,“那什么,家里还有事儿,我们就先走了。”
说着,苏大成和孙大萍一溜儿烟地跑了。
李凤霞连连和村支书道谢,也不想再被村里大家伙儿议论,赶紧回了家。
……
陆信出院之后,医生交代,三天来医院换一次药,半个月之后拆线。
陆信的手虽然不如之前灵活,但也不耽误工作,出院之后,马不停蹄地就奔赴了汽车研究院,开始开会,讨论新项目。
苏宁这边,食全食美菜馆的生意已经步入正轨,十分稳定,平均每天的利润都在八十到一百块左右。
经过苏宁总结发现,本地人还是喜欢吃大份主食居多。
她的套餐里,特意注明的是米饭不限量,因为这个,就能吸引来不少顾客。
很多食量大的男顾客,会来回多添个两三碗饭也是常事儿。
因着之前在摆摊的时候积攒下来的炒面和炒饭的顾客也有不少,很多人来了,还是习惯性地想要吃面条。
上门的生意,苏宁当然是不会拒绝,菜单里也有“特色炒面”这一项。
不过,一共厨房就这么几个颠勺的大师
第180章 开面馆的前期准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