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六章 四月,起风了,风筝该上天了[2/2页]

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昙花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辰哥的体力没得说,但我感觉应该不是这个活动!】
      【没错,我也感觉不太像,艺术类的活动啊!】
      【我和艺术完全不沾边,唯一有接触就是看辰哥的直播,哪知道是什么?】
      【大师,别卖关子了。】
      大家纷纷议论道,迫不及待的希望赵辰揭晓这个答案。
      “可以给大家一个提示,和飞行有关,举办地点在山东的淮坊。”
      赵辰塑造好瓷坯,等着他自然晾干,然后去一旁的水池洗干净手里的陶泥,同时向大家说道。
      淮坊?
      这个城市人们并不陌生,似乎若有若无中总是能听到。
      赵辰直播间的网友来自全国各地,有淮坊的网友立刻就猜出了赵辰的想法。
      「淮坊吴彦祖」:【我是淮坊人,我知道大师说的是什么活动了!】
      看到他的弹幕,其他网友立刻叫嚷道:
      【知道就赶紧说,怎么和大师学会卖关子了!】
      【快说是什么?不然劳资用意大利炮伺候你!】
      【比墨迹了!搁这儿套娃呢!】
      看到汹涌而来的弹幕,淮坊吴彦祖脸色一变,然后立刻发弹幕道:
      【是淮坊国际风筝节,每年4月20到4月25举办,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国家会参加,是我国最早的被国际承认的地方节日!】
      看到这条弹幕,大家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风筝节。
      这本来是一个地方的节日,只不过,由于举办的太好,而且颇具浪漫主义和文艺的气息,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国家的人过来参加和观看。
      华夏的参赛选手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到了比赛的节日,什么样造型的风筝都能在天上看到。
      人们的创造力在这一刻得到充分的展现。
      老外看到华夏人创造出来的风筝,都忍不住被华夏人民的智慧惊艳到。
      赵辰洗干净手后,看了看弹幕,发现大家已经猜出来是风筝节。
      他点点头,回应道:
      “没错,我要去参加的活动,就是国际风筝节。”
      “淮坊是风筝的故乡,古时候称为淮县,又叫做鸢都,这个地方的风筝和年画驰名中外。”
      “淮坊最早的风筝,是鲁国的思想家墨翟制作出的第一只‘木鸢,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边制作风筝的手艺非常好,而且,风筝也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的风筝有多厉害,一个数据就可以说明。”
      “那就是目前全世界风筝出口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出口自淮坊。”
      “一座城市的风筝占了世界的七成,可想而知这里的风筝有多厉害了。”
      “这次我也做一个风筝去参赛,顺便欣赏一下其他人的作品。”
      赵辰想到这样的竞赛类的文艺活动,一时有些技痒。
      这类活动往往能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灵感,让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美。
      漫天都是精美绝伦的风筝。
      三十多个国家的人会带着风筝来参赛。
      这样的场景,怎么能不震撼!
      「樱桃大丸子」:【听大师这么一说,忽然好期待啊!】
      「楼上贵宾两位」:【相信辰哥的手艺,绝对牛比!】
      「我怕夏洛误会」:【风筝节大神很多,去年看过,真的遍地都是大佬!】
      「一枝独秀」:【辰哥也是大佬,看大佬们同台竞技吧!】
      弹幕热闹起来。
      毕竟是大事件,很多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去不了现场,能从直播间看到,就已经非常的满足了。
      这时,赵辰又道:
      “我现在有了一个做风筝的大致构想,但是还需要看看能不能实现出来。”
      “到时候去了那边,有空的话给大家直播当地的文化。”
      听到赵辰的话,大家均是满怀期待。
      毕竟,看一个大师级别的手艺人一点一点制作出艺术品的过程,真的很美好。
      4月,起风了。
      风筝要飞上天空。
      现在社会越来越发达,人们的乐趣越来越多,小孩子似乎已经很少玩风筝了。
      但在二十年前,放风筝是公园里最热门的活动之一。
      淮坊风筝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时代交接更替,新时代的航船昂首前行,旧时代的文化依旧在传承。
      赵辰是传承者之一,并且将会一直传承下去。

第一百五十六章 四月,起风了,风筝该上天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