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领导亲自迎接?风筝节形象代言人![1/2页]

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昙花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家博物馆定制的瓷器终于烧制完成。
      忙完了工作,赵辰的心情也很好。
      而后,这几家省级的博物馆,纷纷在自己的官方账号下打出广告:
      “博物馆新增展品,南宋汝窑瓷艺术大师赵辰最新作品汝窑天青色牡丹盘。”
      “南宋官窑瓷艺术大师赵辰作品南宋官窑深青色鹅颈瓶,在我馆陈列展览。”
      这些广告的效益非常好。
      不断有网友留言:
      “真的是辰哥的作品吗?我们市里的博物馆也有了?”
      “为自己的省会点个赞,周末就去看!”
      “哈哈,从来没去过博物馆,但是这次得去一趟,还没亲眼看到过辰哥的作品呢!”
      随后,到了周末,很多人来到博物馆欣赏赵辰的作品。
      汝窑瓷面如碧玉,细腻光泽,而且它的颜色充满韵味,让人看一眼都觉得是享受。
      官窑瓷内敛深邃,波澜不惊,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赵辰做出的这些瓷器,都是经过博物馆的审核部门审核,并且由博物馆的研究员仔细研究过的。
      所有的瓷器,都达到了“极品”的标准。
      如此才能在省级的博物馆展出。
      这几家买到瓷器的博物馆也都是大喜过望。
      极品级别的手工瓷器在华夏难得一见。
      这一行入行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巅峰非常的困难。
      而且,艺术大师级别的瓷器师都是一代大师,做工很少,成功率也比较低,极品瓷器就更是难得。
      不少博物馆听说了这件事后,又开始联系赵辰,想要从他手里定制瓷器。
      赵辰近期有别的事要忙,所以暂时回绝,只是说后面几个月有时间了就做。
      现在他已经完全成香饽饽了。
      3月底,淮坊市。
      赵辰早早就来到了这边,准备开始制作风筝。
      他租下了一??风筝工作室,然后上街去买制作风筝的用材。
      这里的风筝气息非常的浓厚。
      街道两侧到处都是风筝店铺。
      外面挂着很多精美的风筝。
      有的店铺屋顶上还飘着一长串字体,最上面是一个气球,像是一条龙的造型。
      赵辰打开直播,向大家介绍这边的风景。
      “这里就是淮坊了,现在风筝节已经提前进入状态,很多商家开始售卖风筝的材料。”
      “我也要买材料开始制作自己的风筝。”
      “风筝分为民间派、艺匠派和现代创新派。”
      “民间派是最早的风筝,就地取材,风格粗旷,不娇柔造作;艺匠派是专门的工匠,为宫廷和富豪服务,做出的风筝都是精品,但价格很贵。”
      “现在创新派就是现代美术工作者、科技人员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颇具特色的道路上,两侧都是争奇斗艳的风筝,赵辰漫步在道路上,向大家悠然讲述着风筝的故事。
      这种感觉非常的轻松。
      【想不到居然有这么多学问!】
      【小小的风筝也有很多历史需要了解啊!】
      【辰哥,你打算做什么样的风筝啊。】
      赵辰回道:“我还是打算做传统的风筝,也就是艺匠派。”
      “制作风筝的方法并不难,不过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要是不能掌握基本的原理,做出来的风筝飞到高空会不平衡,上面的风非常大,风筝很有可能会栽落下来。”
      他明确了自己制作风筝的流派。
      街道上,赵辰开始寻找合适的材料。
      风筝的材料很重要,尤其是大风筝。
      要是材料太劣质,那飞到空中很容易就要散架。
      赵辰选的都是比较大的商家,这样他们的手里也会有上等的好货。
      淮坊风筝一般用的是竹子扎成,竹条的选取很有讲究。
      赵辰正在忙碌着,这个时候,商店外面停了一辆黑色的红旗车,商店老板看到红旗车,微微一愣。
      那好像是政府的车。
      接着,就见一个年轻一点的穿着白衬衫西服裤子的人从副驾驶跑下来,给后面的车开门,再然后,一个同样穿着的中年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老板一看到这一幕,神色一顿。
      “阮副市长,您怎么过来了?”老板忙不迭过去迎接。
      来人是淮坊市的副市长阮中英,负责此次淮坊国际风筝节的事宜。
      阮中英只是朝着商店老板点点头,看到赵辰在店里,立刻笑着过去和赵辰打招呼。
      “赵大师,你好。”阮中英走了过去。
      此时此刻,赵辰还在直播着。
     

第一百五十七章 领导亲自迎接?风筝节形象代言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