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压低嗓音道:“老板娘,我们实在是顶不住了,打给我们先可以吗?每碗另加五角钱。”老板娘若无其事地继续做她的事,望都不望他一眼,大大咧咧地朗声道:“你这位兄弟呀!这由不得我讲给哪个先就给哪个先,你问等着的他们同意不同意?”“哪有这个道理,来后面的想吃先,天王老子来也不能插在我前面。”人群中一个大汉嗡声嗡气地喊道。这位村民只好老老实实地买票排队。其它五个人在房子外面找一个阴的地方蹲在地上等。半个小时,才到他们,每人要两大碗粉,有两个人吃完嫌不饱,又喊老板娘每人加一碗。填饱肚子后,他们立马一起走到车边,打开车门,搬下那些礼物。\n 这时是下午二时正,离王大仙坐堂解卜问卦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想着粉摊里有那么多外地人,看到离他们十几步远的王大仙家厅堂里也坐满了外地人。如果按先后顺序,今天是伦不到他们得到王大仙招见了。于是,他们仿效古代皇宫里的宫女想得到皇帝宠爱一夜而贿赂太监,通过太监引见皇帝的方法。他们认定王大仙旁边的那个中年妇女就是他们的引线人。他们看对人了,这位妇女是王大仙的儿媳妇,平时负责婆婆的日常起居生活外,还协助婆婆坐堂处理解卦问卜的一些事,是婆婆的左臂右膀。他们推出一个人怀揣六百八十八元去见王大仙的儿媳妇。王大仙的儿媳妇是见钱眼开的人,那位村民奉上钱,她脸上乐开了花,毫不犹豫地收进自己的腰包。很爽快地答应他们的要求。\n 王大仙提前十分钟在儿媳妇的搀扶下向专门为客人问卦解卜的房子走来。只见她上身穿一件浅黄色的上面饰方格牡丹花的衬衣,五颗扣子除最上面一颗没有扣外,其它四颗整整齐齐地扣着,隐隐约约地看见里面偏平的一对*,下身穿的是灰中略带紫色的裤子,上下身体穿的料子都是上等的绸缎料,穿起来轻松、舒适、凉爽。脚下穿的是村上人做的黑色的土布鞋,套黑色的同样是村上人织的土袜子,看上去脚下踩的与身上穿的不相匹配。其实,大凡做这一行的,都是这样的装束,显示他们扶助众生、救人于水火的大量和能耐。再看她的外貌,头发往后盘在后脑匀束成一个球状形,两边各一根闪着银光的发髻对插中间而过,有点偏长的扫帚眉下,一对眼睛看人的时候贼溜贼溜地转,但从里面折出的目光不乏寒气*人,由于两颊比一般人凸起,中间的鼻子显得有些偏平,樱桃似的小口,薄薄的两唇微启,露出雪白排列整齐米粒般大小的牙齿。从相书上看,这种相的女人聪明伶俐、敢作敢为,但对丈夫不利,是典型的克夫相。房子的前门还没有开,使本来光线就不够的屋子更加幽暗,对面的人是什么样子瞪大眼睛看也只朦朦胧拢地看到大致模样,给人阴森森的如进了鬼屋般的感觉。一进到屋子里,王大仙就示意儿媳妇出去。其实,以她的身体情况,平时活动是不用人搀扶的,要儿媳妇搀扶是做给别人看的,以显示她的高贵和威严。她直接走向靠在后墙中央正对着前门的一张黑色的木质大师椅,踮脚蹶屁股,猴子攀岩般很快坐到上面。双手扶着椅子扶手,向后仰面躺下,闭目沉思,思考如何回答献上重礼的客人。\n 片刻,带上重礼的喜鹊村六位村民跟着王大仙的儿媳妇进来。刚才去见王大仙的儿媳妇的那位村民恭恭敬敬地走上去,其他人则弓着身低着头分站在两边。“大仙娘娘,我们代表全村人来打扰你了,村民给你的这些东西不成礼物,但这是八百多个村民对你的一片敬意,请收下。”“哦,我收下,你们村出的那件事,去了几条人命,惨呀!”她眯着眼睛闪出幽幽的绿光扫了前面这个人,忽地又扫了手里拿着东西的其他人,十秒种这样,她见到前面的人象木偶一样一动都不动,眯着的眼睛向她的儿媳妇“唿”地扫了过去。扶着椅子的右手滑到椅子里,上身往前倾,做出要爬下椅子状。“下午上堂的时间就要到,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就赶紧问吧!你们手里的东西可以放在地上嘛,总是拿着不困嘛!”上去施礼的那位村民听到“东西”二次,猛地醒悟过来,赶紧从胸口上衣口袋里抽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厚厚的红包:“大仙娘娘,这是村民另外奉上的黄票,给娘娘作找鬼打鬼路途上的茶水费,请娘娘收下。”王大仙又“哦!”了一声,表示接受。她的儿媳妇走过去接过红包,放进挂在椅子后面墙上的一个黑色吊袋里。这个重重的红包里有多少钱,在将进来这里之前,她的儿媳妇已告诉她。\n 收了红包,王大仙立即进了找鬼打鬼的状态。她往后躺下,眼睛瞪得大大的,目光直直往上射,口里念着咒语。片刻,眼睛慢慢地合住,一开一合的嘴巴也慢慢地紧闭起来,全身没有一点动静,象躺着的一具疆尸。这时房子里静得出奇,只听到人们呼吸的声音和从后门悄悄进来的几丝风在墙角回荡发出的轻微的“啐啐”声。王大仙的儿媳妇慑手慑脚地走上去,在椅子前面靠右墙边的烛台前停下,把一支腊烛点燃,然后走到对面墙边供奉的一尊观音菩萨像前,点三炷香插在前面的香盘上。走了出去,估约两分钟不到,捧着一块崭新的黄布进来,展开在观音菩萨像前。这时,王大仙“哎!”地重重地长叹一声,身体开始蠕动。儿媳妇过去把她扶起来。她的眼睛还是紧闭,嘴里不紧不慢地轻声呢喃:“观音菩萨,观声菩萨!”儿媳妇扶着她从椅子上下来,慢慢地向观音菩萨像移动着步子。她两手交差垫头部,整个身体呈弓形伏在黄布子上,一动不动地伏在那里,大约一分钟,身体又开始蠕动,蠕动的频率一下大一下小,又过一分钟这样,又一动都不动地伏在那里。再过一分钟,她自己坐起来,但眼睛还是眯着,作观音菩萨状,双手合十,口中呢喃,向弓身站着的六位村民宣布她到天上皇母娘娘那里查到是什么鬼下凡来害他们的兄弟姐妹、如何把这下凡来害人的鬼赶回天上去。\n 原来,这个鬼在天上是皇母娘娘的女仆,在一次随皇母娘娘下凡间巡游到喜鹊村时,被这里美丽的田园风光所迷住,乐不思蜀,忘记跟皇母娘娘回去。天天在喜鹊村的山里水边村头村尾游逛,时间久,没有个伴与她讲话,惭惭感到寂寞。为了找人做伴,消除寂寞,一天她在抽筋坡游玩时,看到李大叔他们几个人,于是把自己的灵魂附在他们中间的一位少女身上,以这位少女的面目出现,软硬兼拖把他们留在自己的身边。只要她还留在喜鹊村土地上一天,就还有人被她拉去作伴的可能。皇母娘娘的这个女仆对喜鹊村的风光美景是情有独钟,她不愿意自觉回到皇母娘娘那里做仆人。要使她离开喜鹊村,非要强制不可。刚才,王大仙已受皇母娘娘之托,花九牛二虎之力捉住她,并痛打个半死,已经交给天上下来的天兵天将,现正在押解回天上的途中。王大仙做完找鬼打鬼法事和告诉六位村民找鬼打鬼的结果后,两只眼睛又眯着。意在告诉村民们,他们的事已经结束了。\n 对于王大仙找鬼打鬼的结果,六位村民虽然很满意。但是全村人是要求王大仙到村里现场找鬼打鬼的啊!请不到王大仙到村里去,回去不好向村民交差。还是那位村民,斗大胆子开口道:“大仙娘娘,你为我们村做的事劳苦功高,你的大恩大德,全村人永世不忘,现在全村人都在村里等着迎接你的到来,请娘娘今天挤出良辰吉时到我们村去接受村民们的奉拜,以了却村民的心愿。”王大仙眯着的眼睛开一条缝,瞟这位村民一下又马上合起来,射出的幽幽寒光与这位村民的热情盼望的目光相撞,使这位村民象触电一样打了一颤。“你们放心,危害你们村的鬼已被我娘赶走了,你们全村人要求我娘到你们村接受村民的奉拜,我娘也想去。可是上天皇母娘娘不给去啊!请你们回去代我娘感谢他们吧!”王大仙的儿媳妇下遂客令。要请得王大仙到村里是不可能的了。六位村民只好弓着腰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向后门走去,离开这间阴森幽暗而神秘的房子。\n 当天晚上,六位村民就风尘赴赴地回到村里。村里几个老人带着二十几个人在村口等,没有见到他们心中尊敬的客人,感到失望的心情立即写在脸上,心中沉旬旬的。有几个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当场指斥这六位村民办事无能。当六位村民把情况向他们解释后,他们心中一块石头才落了地。\n 第二天,著名找鬼打鬼高走王大仙为喜鹊村找鬼打鬼的情况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奔走相告,庆祝找出了鬼赶走了鬼,以后他们的生活不再受鬼的干扰,和和美美、幸幸福福过生活,什么天灾人祸都靠一边去,似乎不用求医捡药个个也长命百岁。当然,对王大仙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她是观音菩萨在世,崇拜、敬仰、爱慕;称赞六位村民为喜鹊村做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在欢庆之余,有几个人开始议论:女鬼把灵魂附在一个少女的身上,以少女的面目出现去接触、诱惑李大叔他们,李大叔他们一定认识这个少女。那么,这位少女是哪一个呢?他们把那天车上坐的人在脑子里过滤一遍又一遍,联想车祸发生前的情况。“啊!坐在车上的少女只有苏小华一个人。”“车上本来是没有苏小华的,是从青山街回来的路上抽筋坡的时候苏小华才上的车。”“如果车子在半路上的抽筋不停下带上苏小华,车子就避开了公羊追赶母羊横跨路面的时间,避免车祸的发生。”“这个少女可能就是苏小华?不会的吧,更懂事的一直都在学校念书的女孩,女鬼怎么把灵魂附在她身上?”这几个村民的想象、猜测在村民中悄悄传开,在相传的过程中不乏有好事者添油加醋、以讹传讹,认定苏小华就是被女鬼的灵魂附在身上的少女。这个结论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两天的时间,全村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过村民们普遍是怀着同情、惋惜的心情去看待这件事,在他们的心里确实是不希望这件事是真的,可是,事实摆在那里,又不得不相信啊!于是对苏小华同情、惋惜的同时,又对苏小华感到有些恐怖、惧怕。说不定哪一天附在她身上女鬼的灵魂复活,不知哪一个命弱的人又被收去性命。那些在车祸中失去亲人的村民对苏小华恐怖、惧怕的同时,又对苏小华抱怨、愤怒。“这个小妖精,我们平时不得罪你家什么呀?怎么一下就收去我们的几条人命,你太狠心啊!”他们有的开始在公开的场合抱怨、指斥、辱骂苏小华。
第2章 大仙乱开言 少女变魔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