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李晗果真被庆熙帝逗得脸红了个透,只能强作镇定地说起黎青霜跟他说过的事情:“昨日青霜跟孩儿说起越州那些海商出海的事情,还说南狄西边说不定还有比南狄气候更加暖和的地方,既然南狄好些地方都能达到水稻一年三熟,那咱们不如征召一些海商,专门跑一趟为朝廷购买一些粮食回来好了。”
庆熙帝听了这话之后,也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灵活了,竟然放着南狄那么好的地方不去转转。
“朕听陶永安说你之前在书库看的都是齐国破鲁国的事迹,怎么,你还想把同样的手段用到南狄不成?”
李晗还没说什么,之前他传话给李旭,李旭这会儿也来求见庆熙帝,庆熙帝赶紧让他进来。
李旭给庆熙帝见礼过后,便跟庆熙帝上奏道:“父皇,之前四弟给孩儿传了信,说是咱们可以选派海商出海帮助朝廷从海外富庶之地采购粮食回来,孩儿觉得此举甚好。另外,朝廷虽然没有鼓励出海,但对出海的税收一直不高,出海的海商也良莠不齐,不如朝廷干脆设置新的布政衙门来专管海事,到时候每年朝廷也能多些赋税不是。”
庆熙帝跟李晗都对李旭有些刮目相看了,这一来,李旭丝毫没有侵占李晗的功劳,直接把海外购粮的事情归功于李晗;这二来,他还能进一步提到商人出海一事,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可见他自己也是个有主意的人了。
李晗也高兴,他虽然是个操心的性子,但是身体状况制约了他的行动,因此这事儿能有李旭总览,他在一边帮衬一手,这样的安排就很好了。
于是他跟着提议道:“若是朝廷这要派人出海,那我倒建议父皇考虑一下宗室子弟。本朝宗室都是由朝廷养着,正因为出生便带着富贵,又无法上进,所以很多人便放松了自己,长成了世人眼中的纨绔。”
“可孩儿从羊毛这事情上面来看,宗室里也有好些人都是想要做事的,只是他们不能明面上经商,也不能随意离开京城,在加上没有我王妃那样开明聪慧的头脑,这日子就被限制住了。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相信他们都是愿意做事的。”
李旭也跟着附和,李晗对他的态度他也感觉到了,显然他这个弟弟是已经决定辅佐于他,他欢喜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无端生事来拆台。
于是李旭也说笑道:“自从宗室里有人领了羊毛的差事,那街上的治安都好了不少,再很少看到有宗室子弟出门撩鸡逗狗了。”
可不是嘛,本朝宗室子弟个个都能承袭一个爵位,就是家里子嗣太多的,承袭不了的子弟也能得一个恩赏的承恩将军的虚衔来领俸禄。这样一来,朝廷的财政负担就随着宗室子弟人数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偏偏这事儿还不能节流。可开源的事儿他们又搞不来,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没事儿就生孩子的宗室,自己只好在背地里说两句嘴。
然而,该给的钱还是要给!
第113章 1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