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走了一圈,几兄弟也就李老四打算买粮,另外两家都不打算买。
一方面是这两家,本就有存粮,加上各家又添了两亩地,再一方面也是没有把这场雨放在心上,再补种明年说不定还大丰收呢。
回家的路上,李父碰到隔壁家桂婶子在挑水,正打算上去帮忙。
“阿爹,你先回家吧,我给婆婆帮忙。”原来是李云深也发现了。
“好小子。”李父说完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晚丫头,老大在隔壁桂婶子家帮着挑水,你带点粮食过去看看,她家大丫也要十五岁了,免得别人说嘴。”
“好的。”向晚应下来就去装粮食,也就一两斤的粟米。
之前家里也聊到过桂婆婆一家,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桂婆婆年纪大了,子女也都不在了,就剩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孙子也才十岁出头。
家里就两亩地,产出也不多,一年到头她家大丫都在山头摘野菜,冬天没有野菜,就在山里背柴火,日子也能熬下去。
也就是现在日子不难过,东家帮一点,西家帮一点,家里日子好一点的,大都给他们帮助过。
向晚提着粮食过来,桂婆婆连忙热情的招呼她坐下。
“你是云深家小媳妇吧,快坐,大丫,去给你嫂子倒碗水!”
大丫也没应声,转身去了厨房,用动作回应着。
向晚从进来后,情绪就不高,这家一共三口人,和以前见过的非洲难民有些相似。
老婆婆消瘦而又憔悴,头发花白,脸和脖颈上都有很深的皱纹,嘴角向下,像是对生活没了希望般。
那个女孩也是如此,幼小而瘦弱,要是不说她快十五岁,说是十岁出头也有人信。
特别是那个小男孩,脑袋出奇的大,眼窝深陷,颧骨凸起,四肢纤细,整个人都是皮包骨头,只有肚子微微凸起。
看的出来向晚过来后他们一家人有些欣喜,但是可能日子过得太苦了,像是已经忘了笑是什么样子。
“我们逃难来这里的,他姐姐好歹还过了几年好日子,我这小孙子就可怜了,他娘一生下他就去了,没吃过一口奶,老婆子也没本事,养不好他们,只能这么有一顿没一顿的,能活到哪天算哪天吧。”
看着这家徒四壁的样子,向晚抬头,想要让眼里的泪水不要流下来。这么一对比,她之前的日子起码不用担心饿死。
“婆婆,您小孙孙叫什么啊?”
“也没给他正儿八经取过名字,他爹以前还活着的时候念叨过,大丫叫长欢,要生个儿子叫长生,女儿就叫长乐。
他不爱说话,要是没理你,你别介意。”
“长生,你叫长生啊,我给你一个好东西,帮我尝尝看好不好吃。”
听见‘吃这个字,小长生激动的瞪大了双眼,仿佛在问‘吃的在哪里!
打开带来的包袱,里面除了李父嘱咐的粮食,还有一小包糖块,一包鸡蛋糕。
长生长这么大,没吃过糖,也没吃过糕点,闻着很香,张大了嘴巴,等着向晚投喂。
“可以慢慢舔,也可以咬,但是不许吞。”
&nb
第47章 帮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