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之前的麦芽糖,要借助筷子才方便吃,拉好的麻糖,不会那么粘牙,味道更香浓,口感也更酥脆。
两种糖也是分开放的,从表面上看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可吃起来完全不一样。
糯米做出来的比大米做的口感更好,味道更浓郁,粘性更强,估计粟米脱粒也能做,下次试试看。
“阿娘,这些糖你都收起来吧,等天气好些了,拿给几位叔叔尝尝。
给弟弟妹妹也不能一次吃太多,不然容易伤着牙齿。”
“这次的你就收起来吧,下次做的多了再给他们送。你到时候看看要不要给向家送点。”
“也好,改天给我嫂子送些,自从她嫁过来,我可没少吃她的零嘴。再给大伯家还有爷奶他们送些也就差不多了。”向晚可没打算给向父向母吃。
“阿娘,我想再试试看,能不能用粟米,要是可以的话这个成本就低多了。”
“行,你去挑些麦子泡着吧,多弄些,要是能成的话就用粟米,不能成的话再用糯米和大米。
糯米价高,做出来定价也便宜不了,得少做点,到时候能卖出去了再做。”
“好,我知道了。不过,阿娘,要是以后还做糖的话,家里的锅灶可能有些不够用了,要不我们在院子里烤炉旁边再搭一个锅灶,到时候再给他封个顶也好用。”
“可以,到时候再搭一个连廊,下雨天也不影响了。”
“这样挺好,我还打算用烤炉研究些新吃食呢。”
这么弄的话确实周到,本来烤炉就在院子的一角,这样就像是再建了一间房一样。
这场大雨一共下了九天,雨停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人去田地里查看,种下的农作物都不成样子了。
“老大,老二,套上牛车,咱们爷三去镇上买点东西。”
“你才好些,又要出门干什么,改天再去吧,雨才停,路上都还是稀泥,牛车也不好走啊!”李母劝着改天再去。
“不能再等了,等路好走的时候,很多人都要到镇上去,我是打算去买点粮食回来放着,让人看见了也不好。
你看看这地里的情况,这个样子再干也得几天,我们家地现在又少,人还添了一口,明年收成少,趁着现在雨刚停,没什么人光顾,说不定买东西还便宜些。”
“阿爹,多买些吧,这次这个雨不同寻常,就怕大涝过后有大旱!”向晚说了她的看法。
“你这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么大的雨水,过后怎么还会大旱呢?”李父追问。
“我听村子里老人说过,100多年前,王朝更替,天灾人祸,什么都有,头一年全是雨,第二年连喝的水都没了,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我们现在有这个机会的话,还是要先准备好,万一呢?”
“行!”尽管对向晚的这番说法不认同,还是打算听,毕竟多存粮,也没有什么坏处。
“阿爹,你再把这个糖块,一样拿几块拿去给朱掌柜尝尝,看看他那边是什么说法。”
“好啊,家里又可以多一门营生。”然后三人就出了门。
第46章 雨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