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章 东北人民革命军[1/2页]

白山黑水 梦醒浮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当东北各地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民进行反“讨伐”战争的时候,“1933年1月26日,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了《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巡视员到各地传达了中央的指示信。从此,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贯彻指示信,改组了党的组织,团结了一切反日力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地党组织十分重视争取救国军的工作,力争同他们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党领导各地抗日游击队,一边沉重地打击日伪军队,一边广泛开展争取救国军、义勇军以及山林队的工作,共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在东满,1932年2月,当王德林的救国军举起抗日旗帜后,党组织立即派出孟泾清、李延禄、刘静安、金大伦、贺建平、胡泽民、李成林、周保中等优秀同志加入救国军,开展了全面的争取工作。他们在救国军队伍里担任前敌司令等许多重要职务,开展了多方面的争取工作。?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贯彻中央“一·二六”指示信后,抗日斗争形势有了新的发展。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的发展壮大,义勇军残部、救国军以及山林队同抗日游击队的配合,使日伪统治都感到很大的压力。日本帝国主义制定新的“肃清计划”,妄图歼灭抗日武装。?在日伪军残酷的“讨伐”面前,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此,和游击队有过联系或联合作战的义勇军残部、救国军和山林队的抗日士气比过去大大降落,越来越多的反日部队都发生了动摇。
      1933年9月以后,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东北各地严峻的抗日斗争形势,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要吸收更多的抗日武装,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3年9月18日,为了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根据满洲省委“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的名称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立刻编制成为一个师”的指示精神,在杨靖宇领导下,于磐石县西玻璃河套召开会议,正式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会上,发表了成立宣言,颁布了政纲,制定了条例,公布了告义勇军书。杨靖宇任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李红光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团,另有一个政治保安连和一个少年营,全师300余人。第一团团长袁德胜,政委朴翰宗;第三团团长韩浩,政委曹国安;政治保安连连长崔山好,政委程斌。1933年9月,海龙反日游击队和抗日军苏剑飞营被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属独立师序列。
      1944年5月伪满警察协会出版的《满洲国治安小史》中说:“特别值得记述的,是满洲事变后在磐石附近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县委组织了武装游击队,并称为红军,到大同二年(1933年)9月,成全国(指伪满洲国)之首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在磐石首先暴动。”看来敌人也不得不承认杨靖宇的第一军是最早成立的。
      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十余个地方,组织召开了共有2000多人参加的,纪念“九一八”两周年暨庆祝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成立大会。
      独立师的建立,标志着东北抗日战争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独立师成立后就遭到日寇的疯狂“讨伐”。1933年深秋,敌人在秋季“讨伐”失败后,又调遣驻奉(天)吉(林)两省的日伪军1200余人,向我磐东、磐北、磐西和伊通等地进犯,对根据地人民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我独立师战士和广大群众,同仇敌忾,与敌人展开斗争。
      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为了开辟新的游击区,为了更加广泛地联合江南地区的抗日军和山林队共同抗日,杨靖宇和磐石中心县委决定:将一团和少年营留在磐石坚持反“讨伐”战斗,杨靖宇率独立师司令部和主力三团、政治保安连,于10月27日,在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之后,甩开敌人,从玻璃河套出发,在黑石镇附近渡过辉发江。从此,这支队伍驰骋于?鹘?⒒阅稀⒑A?丸氲榈认毓愦蟮厍??晌?蘸笸?鸬械ǖ目谷樟??谝痪?幕?×α俊
      1934年2月,中共满洲省委又发出指示,要求各地抗日游击队不要固守一个地方等待敌人的进攻,而要积极发动进攻消灭敌人,在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开辟新的游击区。1934年2月21日,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砬子附近山林中,杨靖宇和其他16支抗日部队的首领共同商量,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被推为总指挥。除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独立师所属部队外,其他各抗日部队共编成8个支队,并且划分了活动区域,统一调动。杨靖宇指挥这些队伍和日伪军进行多次战斗,取得了1934年反“讨伐”的胜利。
      1934年11月,中共南满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共南满特委,并决定以独立师为基础,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宣告成立,由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自此,第一军在南满的广阔地域开展了游击战争。第一军下辖两个师及各个直属队。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朴宗汉任参谋长,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李红光、曹国安分别任第1、第2师师长。
      ?1934年3月,中共东满特委统一改编延吉、和龙、珲春、汪清4支抗日游击队,共640人,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朱镇(后叛变)任师长,王德泰任政委,下辖第一、二、三、四团。1935年3月增加独立团,直属师部。1935年5月,正式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全军1200余人,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刘汉兴任参谋长,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一、二、三、四团和教导队、游击大队。1936年1月,二军扩编为两个师:第一师辖第一、二团,第二师辖第四、五团。
    &nb

第41章 东北人民革命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