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南明小朝廷的动作同样很迅捷。
朱君壁通过棋子赵之龙,间接的掌握了南京兵权。南京城立刻实行朱君壁提出的最高戒严令。
四万京营兵马,千余锦衣卫校尉,宫中御马监的武装太监,包括顺天府衙役,全部动起来。
一只苍蝇,都不许出城!
锦衣卫和捕快迅速封锁各坊各街道,排查搜捕清军奸细。
午时,一连串的诏旨就从皇宫发出,通过车驾司和通政司的快马,送往南方各地。
南京内外的士民,最先得知这些紧急诏书的内容。
“上谕!授嘉定郡王朱君壁抗虏大将军,参知政事,统辖抗虏军务,设大将军幕府,开府建牙,自行征辟…”
“上谕!各省编练团练乡勇,由抗虏大将军幕府节制…”
“上谕!天下抗虏总动员…”
“上谕!清虏于扬州屠戮十日,死难八十万…罄竹难书…剃发易服…此乃亡国灭种之危…朕闻皇叔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一个个消息,如同久违的天雷一般,轰然而下,激荡人心,一振颓败之势,极大的震骇了南明士民。
朝廷,怎么变得如此果决?
与此同时,一个陌生的名字,传入了天下万民的耳中。
皇叔嘉定王、抗虏大将军朱君壁!
随着朱君壁的名字传扬开去,南明这条即将沉没的大船,竟然如同回光返照的老人一般,开始了最后的奋起!
朱君壁对众人说道:“鱼到了砧板上,也要蹦?几下,何况我垂三百年之大明!”
他当即让弘光帝下旨,秘调小朝廷最后的一位大将,驻扎芜湖的黄得公火速率部勤王。
至于芜湖,暂时只能放弃了。南京守不住,守芜湖根本没有意义。
南京城这一切的改变,不过一日之间。
在朱君壁的迅速安排下,粮饷、军械、旗鼓等事务当天就运转起来。
抗虏大将军幕府,就选址在著名的幕府山!
幕府山扼守南北渡口,一览江天,背依坚城,俯瞰燕子矶,是南京防御江北的重要战略屏障。
东晋司马睿就是再次渡江,王导在山上建立幕府,所以被称为幕府山。
朱君壁当然知道幕府山对于江防的重用性。韩世忠大败金兀术的黄天荡战役,就是在这附近打的。
朱君壁连家都没有回,就搬入幕府山的大将军幕府。
选定的大将军幕府行辕,其实就是仙人台。
仙人台,东晋时王导所建,本来就是作为幕府使用的。
幕府山虽然位置重要,但其实并不高。
在数千军士的忙碌下,太阳还没有落山,仙人台的大将军行辕幕府就布置就绪。
朱君壁以大将军的名义,从四万京营中抽调一千精锐步甲、三百马甲、五百火铳手、七百弓箭手,共两千三百人,作为幕府大营护军。
这两千多人,其实就是自己的幕府亲军。
同时,调集守卫孝陵的孝陵卫指挥使梅春。
梅春的孝陵卫,如今只剩下千人。可这是一支极其忠诚的兵马。
历史上南京几万京营投降,梅春却率领一千部下死战不降,全部血战而死,异常惨烈,无一投降,给予嚣狂的清军不少杀伤。
这一千孝陵卫,要作为兵胆,军胆,将胆使用,重用!
接着,朱君壁又下了一批调集令。
“特调松江生员夏完淳、江阴典史阎应元、南京乞丐冯小?、监生吴可箕、监生郑森(郑成功)、宁波举人张煌言、昆山监生顾炎武、前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十八人,赴大将军幕府听用!”
之后,让车驾司火速派发招募文书,令这十八人火速来南京。
&nb
第6章 大将军幕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