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唱歌技巧、声带控制技巧,如何更好的鼻腔共鸣……
而其中,最让楚歌兴奋的要数大师级的书法技巧。
前面就说过。
这道士是道门五术都要涉猎,除此之外,小时候的楚歌还在白华的引导下有过很多课外爱好培养,这其中就有书法。
很多的传承的道经都是用书法写下来的,所以,无论是从阅读或者陶冶情操来说,楚歌都需要练习书法。
但是,这人是不单单只有长处的,这短处也是具备的。
尽管小时候的楚歌很努力的学习了,但这笔锋和水平是一点都提不上去,不止一次遭到了师父白华的“取笑”。
楚歌也不是没有试过勤能补拙,但……
总之,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回忆,楚歌一直很是逃避。
但现在好了。
阅览这脑袋里无数的书法技巧和知识,楚歌的信心大为膨胀,甚至当场就想研墨写字。
但一看手机,十一点半,还是睡觉去了。
……
翌日一早。
倪静因为有早起的习惯,是第一个从被窝里钻出来的人。
看到楚歌在凉亭里,她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走向楚歌,道:“楚哥儿,你这里真好的,这晚上不但一点都不热,甚至还凉津津,睡得我怪舒服的。”
楚歌没有抬头,她便好奇地凑了上前,发现楚歌正在练字。
“呀,你这么一大早就是在练字啊?没想到你还有这爱好?”
楚歌并没有先回答,而是用笔先指了指天上的无人机,这才道:“许久没练了,偶尔想起来还是要练一练的,不然可能会退步的。”
倪静非常识趣,见到在开直播,主动闪到一旁,给楚歌腾出空间。
“你水平咋样啊?”她忍不住地问道。
“还行。”
楚歌平静道。
随后,他拿起毛笔,沾了一点墨汁,直接写了起来。
倪静没有再问,而是顺着楚歌的笔锋,一字一顿的看了下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倪静一怔,心中明白了,楚歌这是在临摹名帖。
没错。
他这次临摹的是被誉为十大名帖之首的《兰亭集序》,这也是王羲之最著名,最广为流传的一张名帖。
相信各位高中的时候都学过这篇文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这回倪静看不下去了。
不是因为楚歌写的也太难看了,相反的是,楚歌写的实在是太过好了。
下笔沉稳有力,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隐约间,倪静更是看见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场景。
这一首行书,十分了得啊!
不单单是倪静这个懂点行的人看的舒服,一众直播间的人也无一不被楚歌这手行书给惊住了。
大师级的书法技巧的金色品阶可不是白得的,楚歌现在不单单是行书大成,就是其他的隶书、草书、楷书,他无一不精通。
他如今只觉得自己下笔如有神,仿佛这个字是如何写出来的,心中早已经有了想法。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一首行书,让无数人震惊之外,更让一直有在关注楚歌直播的何老师惊喜的不得了。
第124章 书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