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一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新鲜出炉。
      楚歌放下手中的笔,长舒一口气。
      果然!
      自己的书法已经是大师级了!
      看着眼前颇具风骨、字里行间隐约间有大家之风的《兰亭集序》,楚歌不禁有些骄傲了起来。
      这书法主要有行隶草楷体等主要分类,而这《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更是凭借此贴成就了书圣的美名。
      不光是楚歌本人觉得自己写的这篇《兰亭集序》超脱了之前的自己的桎梏,而更加震惊的则是一旁的倪静和水友们。
      倪静不是专门学习书法出身,但她在上大学的时候加入过学校里的书法协会,特地学习过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她不但了解了悠久的书法历史,更是不止一次被古代书法大家们的作品给折服。
      在她看来,书法不单单只是简简单单写字而已!
      书法,更多的是体现一个写出来的人的风骨与性格。
      从握笔姿势、笔锋力度、落笔习惯,甚至连用的是什么墨、笔是哪里产的、镇纸的形状,这些都是有讲究和深度的。
      而她眼中所看到的是,则是一篇巧夺天工、浑然天成的作品。
      乍一看,也就觉得平平无奇,但仔细一琢磨,就能清楚明白——
      这通篇一笔一划、连一个点都是那么的自然,甚至让人感觉这就是王羲之本人写出来的一样。
      这力度和水平,非比寻常!
      直播间内,更是引起了一阵轰动。
      “楚观主,你这临摹的好好啊!”
      “楚观主,你的字真的赏心悦目。”
      “有一说一,我刚去查了查书圣的《兰亭集序》,与楚观主临摹的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了!楚观主,牛蛙!”
      “我靠,真的吗?这么说这楚观主的书法水平是真的高咯?”
      一堆人十分好奇楚歌是怎么能练出这等水平的书法。
      甚至有些激动的倪静眼带星星,道:“楚哥儿,没想到啊没想到,你竟然还是个隐藏的书法大家啊!”
      对于这些好奇宝宝的提问,楚歌当然不能直接说——呀,当然是老子开挂得来的啊!
      那叫有病!
      于是……
      楚歌道:“小时候,山中生活枯燥,为了静心,我师父就会抓着我练习书法,这日聚月累,坚持不懈的就写,就成样子了些。”
      遇事不决直接往自家师父那个老不修头上推就是了!
      楚歌心中冷笑。
      与此同时,地中海某处的一个老道士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
      白华摸了摸脑袋,心道肯定是自己那个徒儿在想自己了,枉他没有白费苦心……
      与此同时,更有书法爱好者第一时间将楚歌的这段临摹字帖录屏发到了网上去,直接引起了轰动。
      不谈楚歌的影响力是有多恐怖,而是恰逢这两天是龙国书法协会举办一年一度书法大赛的日子。第125章 书法界大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