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刘胤担心的只有王浚,因为王浚的性格多疑,又睚眦必报,刘胤怕自己会走漏情报以后被愤怒的王浚扔给胡人。
曾经幽州就有一些士族不满王浚将段部鲜卑引入幽州的政策,因为那样侵犯了幽州士族的利益,尤其是辽西郡的士族更是如此。
对于幽州不满的士族,王浚的解决办法也十分的简单粗暴,那就是直接将这些士族的所在告诉了段务目尘,让段务目尘处理。
作为胡人的段务目尘,能使用什么方法处理不满自己进入幽州的士族呢,自然是直接拔出了屠刀。
这就像当初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攻伐时被记录下来的经典语录“我无罪也。”“我蛮夷也。”
一个“我蛮夷也”就完全不需要跟你讲道理了,自带开战的借口。
如今南方已经被蜀吴两国开发,汉人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南蛮和山越。可北方的胡人却数量激增,比起匈奴帝国最强盛的时期也不逞多让,几乎让之前大汉数百年的压制毁于一旦。
段部鲜卑也不和那些士族废话,直接用凶悍的行为震慑住了幽州的士族,辽西郡内的士族几乎被段部鲜卑屠戮一空,这样一来谁还敢有话说。
王浚引入段部鲜卑,就是希望段部鲜卑可以成为自己的刀,想要刀谁就可以刀谁。不听话的士族只是王浚的第一个示威对象,不过这也成功证明了段部鲜卑确实好用。
“兄长尽管放心,我父乃是并州刺史,怀帝册封的广武侯,其地位并不逊色于博陵公王浚,王浚就算是发现了,想要动你也要考虑我父亲的面子,只要我父可以收复并州,那么就能力压王浚成为仅次于东海王的重臣,那时我也绝不会忘记兄长的帮助。”刘群循循善诱,就是为了刘胤能够放心忧虑,甘心的帮助他们父子。
其实以王浚的性格,根本不会顾虑刘琨的身份,就算是司马越派的人王浚都敢杀,大不了到时间赔罪就可以了。
反正王浚现在是幽州的土皇帝,司马越也要考虑王浚会不会投靠匈奴人,那样的话北方就会迅速沦陷。
然而善于口若悬河的刘胤,却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他真的以为有着刘琨在背后撑腰自己可以相安无事,于是便回复刘群“群弟,伯父有恩于我,吾等又都是汉室后裔,理当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你尽管放心,我必会将博陵公的情报告知于你。”
“如此就好,兄长我希望不知道博陵公,还有幽州境内的其余士族,匈奴人的反叛就在眼前,想想并州,切莫让幽州也步了并州的后尘。”刘群又刻意提起了并州匈奴人的反叛,来给刘胤施加压力。
现在段部鲜卑确实愿意服从王浚的命令,可一开始的刘渊也是这样,最后却反叛称帝。
幽州境内的士族本就不满段部鲜卑的所作所为,如今如果有人能够站出来引导他们反抗的话,那么必然会得到支持。
这并不是因为幽州士族有着拥护汉人王朝统治的决心,而是因为段部鲜卑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第二百四十三章 相互扶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