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没有效仿汉朝以孝治国,而是应用九品中正制以士族治国,但孝顺自古以来都是大汉民族值得推崇的优秀文化,很多人都对孝顺之人极为推崇。
或许是刘胤的孝顺感动了王浚,也可能是刘胤深得士族之人仰慕,于是幽州刺史王浚挽留住了想要去往辽东的刘胤,并表任他为渤海太守。
渤海郡位于冀州,临近渤海因此得名,当初的袁绍就被表为渤海太守,然后才有的诸侯讨董。
作为幽州刺史的王浚,之所以表任刘胤为渤海太守,自然是有着私心的,因为渤海郡北部幽州相连,通过郡守是刘胤,王浚得以真正掌握了渤海的税赋和控制权。
幽州是王浚的统治核心,现在的幽州王浚的声望甚至超过了晋朝的司马一族。
能够多一些税赋,王浚自然也不会去放弃,他也知道东海王司马腾在提防他对北方的侵占,所以在将弟弟新蔡王司马腾改到冀州除了是抵御匈奴外,还可以防止王浚将手继续伸向冀州。
论才能,其实刘胤的才能并不出众,他在后来投靠定都建康的东晋,接替了温峤的位置,可却因为没有才能,再加上对金钱的贪婪,最终死在了郭默手中。
刘胤最强的能力,其实还是交际能力,他通过汉室后裔的身份得以踏足士族之阶,别看仅仅是士族之阶,有和没有却有着天壤之别。
只有你是士族,那么才能被通知晋朝的士族阶级接纳,你才有可能平步青云的为官当政。
如果刘胤不是士族,以他的才能,是不可能有现在的身份的,一跃成为渤海太守管理一郡之地。
魏晋风流,在魏晋时期风流奢靡之风弥漫开来,在士族内以阴柔为美,这种畸形的情况和后世的某圈极为累死。
刘胤是士族,而且容貌俊美,光凭这一点他就成功得到了追捧,毕竟容貌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嘛。
早在刘胤刚刚成年,就因为结交了许多士族,更是有很多大型士族想要招纳刘胤为婿。
管理渤海的这些年,刘胤也没有展现出任何的治理才能,他管理下的渤海郡几乎是处于无人治理的状态,郡内的百姓过得并不富饶,但凭借渤海郡位于华北平原的位置,又靠近渤海这个可以捕鱼的海域,倒也没有出现灾民四起的问题。
一直以来刘胤过得都极为潇洒,他荒废政务每天只知道与其余士族醉生梦死,活得好不快活。
由于之前的汲桑之乱,整个华北地区都被汲桑和石勒祸害了一遍,渤海郡自然也没能幸免。
自知自己无法面对叛军,刘胤便放弃渤海太守的职责,直接北上幽州投靠王浚,毕竟他就是王浚推任的与王浚关系一直很好。
对于来投靠自己的刘胤,王浚也选择了厚待,让刘胤依然可以在幽州每天醉生梦死,整日与士族的公子一起游山玩水。
从心理上来说,刘群并不喜欢刘胤这样的人,因为刘胤无才无德,这样的人成为一方太守完全是亵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东莱刘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