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起头来“大王,是我错了,还请大王莫要气伤了身体。”
能够做到大将军这个位置,除了会推卸责任外,刘景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懂得察言观色,一旦刘渊愤怒,那直接跪地磕头认错,绝不拖泥带水、犹豫片刻。
“大王,永明也不理解,那汉人部族反叛,我们理应杀鸡儆猴才是,否则依附于我们的汉人,恐会心生异心。”刘曜也想责罚汉人部族,这一次汉人部族的反叛,彻底让他成为了笑话,还差一点死在刘群和拓跋六修手里。
匈奴人的本性就是这样,喜怒无常,哪怕李擎汉对刘曜有着救命之恩,可当汉人部族反叛以后,刘曜也直接下令逮捕了李擎汉,同时将汉人部族看管了起来。
刘渊叹了一口气“永明,刘景没有接触过中原文化,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也不会责罚他,可你与我一样,从小长在汉地,难道不懂以仁义治国的道理吗?”
“假如如你二人所说,责罚那汉人部族,一旦过重,很可能逼迫汉人部族脱离我匈奴人,回归汉人,这样一来我汉国的声望还有人口都会大减。”
“轻则,虽能杀鸡儆猴,暂时压制住汉人部族与依附于我们的汉人的异心,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只会让他们在心中积压不满,久而久之便会彻底爆发,届时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于事无补了。”
“我为何以汉立国?不就是为了能够让汉人接受我们的统治,就算是我们现在对抗晋朝的战争有着优势,但汉人依然十倍于我们,想要彻底征服他们,必须要借助汉人的力量才可以,否则强硬的手段,终究会迫使他们再一次背离我们。”
刘渊耐心的向刘曜解释着其中的原因,以刘景的性格和脾气,是不可能改的了,匈奴汉国的未来还是在刘曜等后起之秀的手中,所以刘渊才会如此的有耐心。
不得不说刘渊的眼光确实很长远,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已经彻底证明,一昧的高压统治,是不可能长期压制住汉人的。
只可惜,刘渊没能活到那个时候,而且匈奴人建立了匈奴汉国,也就是后来的赵汉,也没能成功割据北方。
“永明知错了。”刘曜这才明白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长时间统领匈奴人军队,与匈奴人共处一室打击汉人,让他逐渐忘记了汉人的治国理念,逐渐向匈奴人的残酷高压统治转变。
刘渊见刘曜明白了错在哪里,也不再生气,便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人能够百战百胜,唯有推行仁义,让汉人支持我们汉国,这样才能打败晋朝,也会有源源不断的税赋、粮草还有士卒。”
“既然你已经明白了,那我就罚你,去向那汉人部族的李擎汉请罪,而后也需学习如何以仁义治理汉人。”
说是责罚,不如说是刘渊给予刘曜的历练,希望刘曜能够更上一层。
刘渊知晓自己时日无多,在那一天真正到来之前,必须要尽可能的将自己的思想贯彻给他的继承者们。
“永明领命。”刘曜接受了这个责罚,没有任何埋怨和不满。
第一百二十八章 枭雄远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