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与刘景跪在了临时王宫的大殿里面,两位匈奴汉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此刻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抬起头去直视刘渊那愤怒的眼神。
“怎么,都不敢说话了?我怎么记得,在之前你们两个人,都主动请缨,表示那刘琨不过是一介文人,擒之如探囊取物?”刘渊站在两人前方,气的一边来回踱步,一边数落着两人。
早在之前,刘曜得知刘琨北上的消息时,就将情报告知了自己的将领们,商讨应当如何对待这位新的并州刺史。
然而无论是刘聪、刘曜等子侄,还是刘景等王族将领,都觉得刘琨翻不起什么大浪,一个个站出来表示定能将刘琨擒住献给刘渊。
谁曾想,刘琨北上以后,几乎是百战百胜,以少胜多的战绩让刘渊都有些不敢相信,这真的是那个“洛中亦亦,庆孙越石”的晋朝名士?而不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悍将?
壶关一战,刘琨所部骑兵夜袭刘聪大营,烧毁了刘聪的粮草,还让刘聪丢失了胯下的千里马,自此开始刘曜便慎重的看待刘琨和他的几千部下。
将刘景直接拔升到大将军,率领数万匈奴人骑兵顶着大雪前往晋阳城前堵截刘琨,可以说刘渊已经足够慎重了。
对抗晋朝的战争中,匈奴人几乎是以一敌十,几千匈奴人骑兵,就可以将数万晋朝军队杀得大败。
而刘渊却让刘景这个最倚重的亲信,带领十倍于刘琨的军队,而且就是以逸待劳,就像是杀鸡用牛刀,这兵力都可以去洛阳城周围转上一圈,晋朝司马家也不敢吭声。
可就是这样,刘景还败了,而且竟然被俘虏了,近万匈奴人也死在了汉人手中。
这一战过后,刘曜也知晓绝不能让刘琨占领晋阳,于是一边软禁刘景,获取了刘景所部的兵力指挥权,另一边也将消息传达给了刘渊,希望刘渊能够理解自己以下犯上的所作所为。
刘渊拿到刘曜的书信以后,只是怒斥了刘景的大意,并没有责备刘曜的行为,毕竟刘曜是他的从子,自己大哥唯一留下的血脉,刘渊对其比亲儿子还好。
原本刘渊以为,军事素养更强,也不会大意的刘曜,一定能够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夺下晋阳城,将刘琨擒到他这里。
刘景生怕刘渊责罚自己,于是连忙撇清责任,表示道“大王,板桥一战,确实是我轻敌大意,可那刘琨不是等闲之辈,部下各个都是悍不畏死的精锐士卒,能够以一当五。”
“而且,为臣本来能够大败刘琨的,谁曾想,在为臣的后方,突然出现了一支汉人骑兵,这才使得为臣被前后夹击,无奈而败。”
“再加上,那刘琨部下的鬼面将军,骑着王子的乌骓马,挥舞着一杆马槊,万军从中犹如无人之境,而且箭法又出神入化,我是跑也跑不了。”
别看刘景大字不识几个,但推卸起责任来,那是一个得心应手啊,就像刘群前世公司里面的一个主管,没有任何文化,就是讨好了领导,干什么都不行,但推卸责任却特别擅长。
&nbs
第一百二十七章 推卸责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