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推卸责任[2/2页]

重建大汉从晋阳开始 想开店的好作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刘景的第一句话,先是说明了刘琨的部下虽少,可极其精锐,这才导致他没能快速制敌。
      第二句更是把锅扔给了驻扎在中都一带的刘曜,将战败的原因全部归结到了刘群带领汉人骑兵的突然出现,如果不是刘曜没有庇护好后方,让刘群一路从壶关无阻的杀到自己背后,也不可能战败。
      第三句,锅又扔给了刘聪,如果不是刘聪把乌骓马遗失了,汉人又怎么可能追得上有着千里马的自己,最终导致被擒。
      刘渊知道刘景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甩锅推卸责任,但考虑到刘景是自己任命的大将军,处罚他就相当于打自己脸,证明自己识人不明。
      而且刘景又是自己的从龙之臣,没有刘景他这个自小从汉地长大的匈奴人,也不可能那么轻松的团结匈奴人反叛晋朝,于私情刘渊也不好去处罚刘景。
      于是刘渊就将视线转移到了自己的从子刘曜身上,问道“那你呢,永明,你又有何理由?”
      “大王,为臣没有任何理由,还请大王责罚!”刘曜直接放弃了推卸责任,抱拳恳请刘渊责罚自己。
      不同于擅长推卸责任了刘景,更加年轻的刘曜知道这一次自己败的太惨了,如果不是他一意孤行囚禁刘景去强攻晋阳城,也不会导致数万匈奴人战死。
      见刘曜没有推卸责任,而是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刘渊心中的怒火已经平息了很多,或许这一次对于刘曜来说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对于刘曜的才能,刘渊十分清楚,否则也不会说刘曜是他们家的千里驹,刘渊对刘曜的看中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儿子刘聪。
      毕竟刘聪不是自己的嫡长子,就算再有能力,刘渊也必须要掂量一下,这个能力在以后会不会成为导致匈奴汉国衰败的因素。
      好战必亡,刘渊深知这一点,他所想的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攻克洛阳一举称帝割据北方,然后让自己的子嗣们徐徐图之,不要继续连年征战。
      因此文武双全的刘聪,并不是刘渊认可的继承人。
      而刘渊即是自己的从子,与自己的儿子们有着血缘关系,而且才能出众,完全可以在之后扛起大旗,继续南下,也不至于在以后没有了自己的情况下,匈奴汉国被晋朝反推。
      年少成名,对抗晋朝的战争屡屡取胜,刘曜不可避免的有些恃才自傲。
      这一次的战败,或许能够让刘曜冷静下来,走向更高的台阶。
      而且,就算是刘渊自己就在太原国,也会下令让刘曜统领两部匈奴人去强攻晋阳城,绝不能让刘琨立稳脚跟。
      怎奈世事无常,哪怕是刘渊也没有想到,拓跋猗卢竟然会摒弃前嫌,再一次与汉人结盟,并主动南下救援。
      本以为,经过司马腾和王浚的事情以后,拓跋猗卢绝不会再相信汉人。可刘渊还是小看了拓跋猗卢的心胸,拓跋猗卢对汉人的包容和对匈奴人的愤恨,晋阳一战的失败,归根结底还在于鲜卑人这个无法预料的因素,并不在于刘曜。

第一百二十七章 推卸责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