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自语道这里,又考虑起吕昭这个人来了:“说实话,我对吕昭真的不熟悉。只是听投降的魏国官员介绍,说是吕昭老实厚道······呵呵,老实厚道,说实话,就是没有用的的意思。
嗯,在目前的形势下,吕昭看到魏国大势已去,必定愿意按照我的嘱咐办事!
但是,太老实了,办不成什么大事!我当初就不该这样嘱咐吕昭。
在目前的形势之下,任凭曹睿撒开脚丫子跑,他能跑到哪里去?早晚还不被我收拾啦?”
张猛想到这里,心中就坦然了许多,自语道:“不用管吕昭那边办事如何,睡觉!”说着翻了个身,接着,鼾声如雷的就响了起来。
······
再说魏国大将军曹爽吧,这个人是曹真的长子,曹真曹休他们又都是曹操的兄弟一辈,所以,曹爽从小进出宫廷很是随意。再加上曹爽性格温和持重,很受曹操一辈的人们的喜欢看重,所以,到魏明帝曹睿的时候,就把曹爽安排在重要位置上,让他掌握大权。
同时,和曹爽掌握大权的,还有司马懿他们。
司马懿是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原因,是因为他实在是有能力,再加上司马懿在朝中为官的时候,一直保持低调说话行事,所以,也得到了曹魏朝廷的信任。
在魏明帝曹睿坐镇朝廷的几年里,司马懿和曹爽他们都是比较自律,忠心耿耿的为朝廷服务,同时当朝为官,他们之间也没有发生什么争权夺利的龌龊事情。
就在这段时间里,因为曹爽手握大权,再加上曹爽说话办事态度温和,所以过来攀附的人不少,他的几个兄弟且不用说,曹爽都照看的不错。别人呢,只要会说话,会来事,不傻,投奔到曹爽门下,都得到了曹爽的悉心照看。所以,到魏明帝去世的时候,曹爽已经掌握了曹魏朝廷的内外大权。
这时间内,与曹爽最相好,后期结为死党的人物,有何晏,邓?,李胜,丁谧,毕轨,张当,桓范等人,其中范桓最有才能,在曹魏朝廷里边,素以智囊称谓,所以,曹爽对他真个是言听计从。
范桓抱住了曹爽的大腿,也就一心一意的为曹爽出谋划策,共谋长远的利益。
史书上说,魏明帝临死的时候,将太子曹芳托付给曹爽司马懿等几员朝廷重臣辅佐。
后来,曹爽听从了范桓他们的建议,来了个突然袭击,没给司马懿防备,奏明皇帝,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夺取了大将军的兵权,封他为太傅。
这样,司马懿只好在家中装病。
直到有一天,司马懿趁着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出外行猎的机会,发动兵变成功,重新掌握军权,把曹爽以及所有死党,一网打尽。
这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事变”。
当然,张猛穿越到这三国的时候,蜀国的诸葛丞相还在,吴国的孙权还健在,魏国的魏明帝曹睿也还在皇帝位置上坐着,所以,到张猛带兵收复洛阳的时候,魏国也没有发展到“高平陵事变”的时期。
再说了,就是到了那个时期,也不会发生“
第五百一十章 范桓讲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