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一十章 范桓讲课[2/2页]

三国之兴汉上将军 猎于密林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平陵事变”了——司马懿一家被张猛一顿忽悠,都投奔到了蜀国,此时正在青城山一片山明水秀的地方颐养天年,曹魏朝廷里边早就没有了司马懿的踪迹,哪里还能发生“高平陵事件”?
      就在张猛收复洛阳之前,魏国朝廷的内外大权,都是曹爽兄弟和一群死党把持着,魏明帝曹睿甘心享乐,并不过问国家大事。
      直到张猛带兵收复洛阳前夕,大将军曹爽才把国家形势对曹睿讲了。
      曹睿听了,尽管万分吃惊,但是也没有回天之力,只好继续听从曹爽安排,无奈之下,也只好跟着曹爽出了洛阳东门,过了虎牢关,往北方冀州逃跑而去。
      曹魏朝廷到了这一地步,为什么要往北方冀州逃跑,逃到冀州以后有什么打算······这所有的谋划,都是智囊范桓给大将军曹爽做出来的,所以,此时的曹魏朝廷实际上就是曹爽一手把持,更具体地说,应该是智囊范桓一手把持!
      曹爽对范桓言听计从,此时如其说范桓是曹爽的谋士,倒不如说曹爽是范桓手中的一杆枪,范桓怎么样舞动,曹爽就怎么样表现。
      这不是,逃难的大军离开洛阳来到虎牢关的当天晚上,大将军曹爽吩咐他二弟曹曦安排好了警戒以后,就命令所有随军文武百官,都过来到中军大帐,听军师范桓讲解当前的形势和魏国朝廷往北方转移的目的。0000
      对此时的天下形势,智囊范桓是心中了如指掌。
      他知道天下要大变了,魏国气数已尽,不远的将来,蜀国的张猛必定推翻曹魏朝廷,打败东吴孙权,完成了剿灭曹魏复兴汉室的历史使命。
      既然返还知道了这一切,为什么还要死死抱着曹爽的大腿不放,一心一意的为曹爽出谋划策卖命?
      因为范桓此时还对曹魏政权抱有三分希望,所以,他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着曹爽支撑起将要坍塌的曹魏政权。
      此时范桓正在给所有的文官武将讲解天下形势,他说,诸位,尽管此时我们丧失了东西两京,但是,我国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
      豫州徐州青州兖州,都在我们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这四州之地,统计起来,最少有那十多万人马。
      再说了,这几个州郡,都是富裕地区,呵呵,仅仅这四州之地的战争资源,就超过小小蜀国的几倍。
      张猛虽然有本事,本事再大,他也不能赤手空拳带领蜀兵过来占领着四个州郡啊!
      还有,往北,到了冀州,冀州是我们朝廷多年经营战略后方基地,有精兵十几万,粮草丰足,地势开阔,北边有并州幽州做依托,哼哼,就说张猛打败了兖州青州徐州豫州之后,他还有力量过来进攻冀州?
      我们这次离开洛阳,不是逃跑,而是战略大转移。
      我们魏国大皇帝,那可真是天下圣明之主——我们这次战略大转移的谋划,就是根据明帝的意旨制定的。
      明后天,我们就要离开虎牢关往邺城进军。
      这时候,张猛他们蜀兵人马还蒙在鼓里呢,蒙在鼓里在那边忙活着攻击洛阳,我们却来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放弃洛阳,转移到邺城。

第五百一十章 范桓讲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