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中间休息时,土猴儿听着父母的训斥,看着自己的双手,心里想:我已经很尽力了呀!
一个秋天,土猴儿几乎是在责备声中度过的。
终于,要“起山药”了(即挖土豆),此时天气已经转凉。早上,土猴儿和二哥赶着驴车来到地里,先用铁锹将地里的土豆挖出来。一颗一颗,一苗一苗,放在山药苗之间的空地上,等太阳出来晒一会儿,暖和之后,父亲和母亲便在后面再一颗颗地捡起来放到箩筐里,然后,集中倒在一片空地上。
从地头的这边到地头的那边,要堆起来两三个山药堆。到了晚上,大家围在山药堆旁边仔细地过滤、选择每一颗山药,俗称“撺山药”,便是将山药分类,大的、小的、好的、孬的、今年吃的,明年种的,各得其所,分门别类。最后装在车上拉回去。
“起山药”是农田里特别辛苦的农活儿,每一颗山药都要过一次手,每一寸土地都要用手摩挲一遍。有的山药挖出来之后便暴露在外面,直接用手去拿,有的则隐身于一并挖出来的土里,还要用手将小土堆掀开翻来覆去的找,生怕有遗漏。“起山药”的速度很慢,四个人一天只能挖一亩多,如果,有六七亩山药,则是个“长久”的“攻坚战”。拉回来山药后,还要一筐一筐放到窖里,一个人在上面用绳子将箩筐吊下去,一个人在窖里分别储藏。
每家都有这样的“山药窖”,像水井一样,呈圆柱体,直径约一米,深度十几米左右,底部侧方有一个很大的拱形洞穴(俗称:旁窑),高约一米五,宽五六米,里面光线很暗,黑洞洞的,很?人,而且,有时候还会遇到死去多时的老鼠,更是惨不忍睹。土猴儿特别害怕进到里面,每次都要推脱。山药窖里存放了山药后,在地面的出口处要用一捆柴火填起来,以防山药“见风”。据说“见风”后的山药会发绿,而且,吃起来口腔里有发麻的感觉,不好吃,就一直填着出口。但是,时间长了,山药窖里的氧气会减少,如果,下窖里取山药时,未能将里面的空气与外界进行对流,而贸然进入,则会因缺氧发生危险。所以,必须要提前取开柴火晾一会儿,方才安全。
从春种到秋收既是一个考验耐力,也是一个考验体力的过程,有趣的是,很多人竟然热衷这样的工作,以干活儿为趣,乐此不疲。而土猴儿却对农业生产既爱又恨,唯恐避之不及,渐渐地,甚至有些厌倦。
所以,他便更加迫切地要寻找自己理想的出路。这年,他二十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二哥去年勉强成家,至今依然债台高筑,哪里还有力量再为他张罗,而就在这时,同村的玉凤闯进了土猴儿的生活中……
4
这一天,土猴儿和爸爸正在家里聊天。玉凤的妈妈突然风风火火的跑来:“不好了!“不好了!”打架了!三河愣他们在我家喝醉酒险些动了刀子,你们快去看看吧!”
“打架?”田七小和土猴儿同时问道。
“三河愣和毛蛋喝醉酒打起来了!你们赶紧过去拉架!”玉凤的妈妈上气不接下气地边说边催促道。
玉凤家就在东边不远处,土猴儿父子俩马上便赶到了。只见院子里站满了围观的人,家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和打斗声,土猴儿和父亲分开人群进了屋子。屋里地下,几个人正试图拉开扭打在一起的三河愣和毛蛋,炕上墙角站着吓呆了的玉凤,屋里的东西横七竖八一片狼藉。三河愣一只手揪着毛蛋的衣领,一只手拎着一个小板凳,脸上还有几道抓痕:“来!你再打!看我敢不敢砸死你!”
“放开我!打你能咋?!就打你了!”毛蛋一只手使劲儿拧着对方的手腕,试图解脱。另一只手里攥着一个空酒瓶,挥舞着胳膊想要砸三河愣。
“三河愣放开手!”旁边玉凤的爸爸和几个村民一边拉着,一边呵斥。
三河愣力气很大,嘴里酒气冲天,呼呼地喘着粗气,脸色涨的发紫,几道抓痕好像即刻就要出血。象一只恶狼似的揪着毛蛋丝毫不肯放松,尽管众人使劲拽着他的胳膊,但依然被他用板凳砸了毛蛋。田七小赶紧上前劝阻,两个人却像发疯一样你拉我扯,攻击着对方,不肯停手。
“三河愣!你们俩有什么仇恨值得动手?!”土猴儿并没有去拉,而是声色具厉地质问两人。
“没良心的东西!爷爷非教训教训你不可!”三河愣一边骂,一边伺机反击。
“三河愣,你说说你们究竟有什么事?让大家听听,都放手!”土猴儿制止道。
“我怎么没良心了?!怎么对不起你了?!你就是个混蛋!”毛蛋的衣领被死死揪着,身体有些摇晃,几番拼命挣扎都未能成功,脸也涨得通红,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酒气。
村里人很多时候都会在喝酒时发生争执,或因当场言语不合,或者宿怨未解,都要借着酒劲来宣泄、报复,有的甚至真的“刀兵相见”。那个年代的人们,处理事情的方法依然还很极端。
“三河愣,你放开手,打伤人可是要负责的!”土猴儿边说边抓住了三河愣手里的凳子。
这时,门口围观的人也开始劝说。
“就是,什么事不能说非要打架?放开吧。”
“都是乡亲,不要伤了和气,来!都放开手。”土猴儿说着用力夺过了三河愣手里的凳子。
这时,两个人已然没有了刚才的气焰,慢慢地松开了手,玉凤的爸爸顺势夺过了毛蛋手里的酒瓶。
一场角斗就这样平息了。
原来,几个人夏天搭伙去牧区做工时,毛蛋经常借用三河愣的骡子干活,却始终未能还工,三河愣便记在心里,今天喝酒时埋怨起来,并且,出言不逊地污蔑毛蛋,于是,爆发了一场“械斗”,毛蛋借酒撒泼,险些用玉凤家的菜刀劈了三河愣,幸亏玉凤一家和现场的几名村民拦住。
此次风波之后,原本关系密切的两家走的更近了。
玉凤和土猴儿的祖上曾义结金兰,共为一个帮派成员,后因种种原因逃难于此,两家世代和睦相处、如胶似漆,玉凤大一岁,两人平辈,素以姐弟相称,玉凤的爸爸妈妈也很是喜欢土猴儿。
然而,还未脱离封建思想影响的人们,婚姻观念依然陈旧,两家人虽心照不宣,却不敢轻易表露,生怕因对方“驳”了自己的面子而名声扫地。直到有一天玉凤帮土猴儿妈妈做饭时公开明示,才有一些进展。但是,心志凌云的土猴儿并未将儿女情长放在心上,而是一心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六章 漫漫人生路 处处是浮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