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靖四年,五月十五。
今日的帝京,依旧是碧空万里,惠风和畅。
大街小巷的孩子们,一早便被父母使唤着冲上了街头,纷纷仰着脑袋,眼巴巴地等着天上掉馅饼。
人间蹉跎,难有如意,这样的好事,一生不见得有几次。
但今日一定有。
因为今日,是丹阳长公主的大喜。
天之骄女,恩泽万民。
公主府也不负众望,只从辰时开始,每过半个时辰,便有两队仆从,从自府门出发,沿长街向外,周游满城。
沉甸甸的车轮,压出深深辙印,信手抛洒的铜钱绢花,引动无数欢呼。
汹涌声浪,回荡京城各坊,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围观今日盛况。
“恭贺殿下——”
“喜结良缘——”
“珠联璧合——”
“花好月圆——”
街上的禁军,已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然而哪怕□□如林,也抵不住摩肩接踵,喜气欢腾。
此刻,若不低头哄抢,又不混入人群,大约是很有些奇怪的。
那些身怀暗器,等待天子仪仗的刺客,又该如何是好呢?
午时一刻,丹凤门中门大开,无数车马次第而出,华盖如云,旌旗招展。
兵士们手持大戟、□□、刀盾,拱卫銮驾,缓缓前行。
钲鼓乐队,伴驾百官,迤逦长道数里。
天子威仪,如重山巍峨。
人群齐齐叩首,高呼万岁。
“听钦天监说,若是依着黄历,今日既宜嫁娶,也宜安葬,可见确是个百无禁忌的好日子。”
皇帝坐在车内,遥望窗外百姓,久未展颜的脸上,浮出几分淡淡笑意。
在他身后,常醒敛眉低首,背手而立。
桌案之前,一同落座的,却是——
秦家三少爷,秦风。
圣驾出行,百官相随,唯有丞相一人,可与陛下同乘,如此圣眷,何等……
荣光。
他穿了一袭半旧紫袍,玉冠束发,正敛了长袖,慢条斯理地为皇帝泡茶。
白皙细长的指节,如有韵律般,起起落落。
潺潺水响,在他手中,仿佛也徜徉如歌。
他本就是家传的好样貌,眸如朗星,眉眼如画,微微含笑时,一如高山流水般,清淡静远,渊冲容雅。
似这般人物,便是不说话,留在身边多看一看,也都赏心悦目。
更何况,他还懂得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的道理。
言及长公主,他便三缄其口,宁肯做个哑巴。
“若非十一身体不适,阿姐又与他如胶似漆,朕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们如此逾越礼制,不讲规矩,非但不曾纳吉下聘迎亲,竟连别居几日都不愿,实属荒唐。”
皇帝接过茶盏,慢悠悠地闻了闻,也不沾唇,就这么信口笑骂一对新人,倒是听不出半点怒意。
只一双眸子,淡淡望着秦风。
秦相爷毕竟位极人臣,伴君日久,对这位圣上的喜怒无常,早已有了习惯。
那端茶的双手,平稳如初,就连唇瓣的三分笑意,也依旧恰如其分。
“长公主殿下向来不拘礼法,如此率性洒脱,删繁就简,本也是天人之道。”
皇帝闻言,轻叹口气,放下了杯盏,缓缓道:
“只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如今的浓烈痴缠,若是日后回想……又该是何滋味?”
这话一落,却又不知是在说谁了。
秦风斟
第 93 章 喝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