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4 章 青莲[1/2页]

临渊记 三百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临近日落,城门将闭。
      肆虐的北风,吹落了初至的春意,凋零一地泥泞。
      曲九留了安胎的药方,又反复叮嘱了皇后身前的几位嬷嬷,就在未央宫前,与常醒匆匆作别。
      常醒的鬓角斑白,面容却依旧如豆蔻少女,双眸通透,黑白分明。她的身形娇小,身上的黑衣总显得格外宽大,初初看去,倒还有几分世事不通的稚气。
      “江北紧急,我这便回了。我那玉佩你也见过,好歹再帮我找一找。”
      “好。”
      她答应得极快,无半点犹豫。
      “西市如意坊的商队会在日落之前,自右安门出城,一路南行。你此刻往宣武门去,时辰差不太多。”
      皇城司正副使不在,宫禁防卫之事,便是常醒掌管。
      曲九忍不住瞧她一眼,问道:
      “你特意安排的?”
      “顺便。”
      饶是曲副使舌灿莲花巧舌如簧,也是生生一噎,心里暗搓搓涌起的几分扭捏不自在,登时烟消云散。
      常醒也不说话,不知从哪里又摸出一瓶酒来。
      还是清风来的十年陈酿,可费银子。
      “这……”
      “开春了。”
      常醒淡淡地收回手,静静看着曲九神色微变。
      他低头,将酒塞进背囊中,轻声道了一句:“多谢。”
      “你把脸变回去。”
      “作甚?”
      常醒抿嘴不答。
      曲九承了她的情,也不好意思嚣张,只好乖乖把脸捏了回去。
      他天生是个娃娃脸,又爱笑,本该清俊秀气,观之可亲,便是折腾爱闹,也总有人纵容庇佑,偏偏他双眼狭长,微微上挑,眸光横转间,总有些漫不经心的妖气,肆意横行。
      像只没长大的狐狸。
      常醒定定地望着他,清澈的眼睛里,满盛着他的倒影。
      曲九仿佛看见她笑了笑。
      “走了。”
      “喂,你……”
      不待他开口,她黑色的身影一淡,轻烟般消失在视野中,就像从来不曾出现过。
      唯有那瓶酒,不轻不重地压在肩头。
      曲九往前追了半步,又停下,咬了咬牙,这才转过身,向南疾掠而去。赶到了宣武门,又扮作一个灰头土脸的马夫,混入了南下的商队,这才逃离了京城。
      虽然这里,是他儿时的故乡。
      出城不过小半个时辰,他便离了队,认了认方向,转过个不高的山头,寻至一座孤坟前。
      墓主的子孙应当是极不孝顺的,像是从未打理修整过,任由那枯黄的杂草,重重叠叠地掩住了坟头,臂粗的梧桐斜斜长起,奋力拱起的树根,竟将墓碑都挤歪了几寸,光秃的枝桠肆意横穿,划破苍白的天际。
      坟与山,早已浑然一体。
      曲九就地便是一跪,低声道:
      “老头子,一年不见,过来报个平安。”
      他没带香烛纸钱,也没打理坟上草木,只从背囊中掏出那瓶烈酒,咕噜咕噜倒在了地上。
      清风来的十年陈酿,是师傅生前最爱喝的酒。
      五年前,常醒刚过了鬼门关,遍体鳞伤,行走千里,只带着一封书信前来投奔,师傅就是用这个酒,招待的她。
      鬼门中人常年喝酒暖身,号称千杯不醉,正好与师傅棋逢对手,大战一天一夜。最后是孟十一下了工,从饭馆回来,黑着脸亲手锁了酒窖,这才消停。
      彼时师傅早已大醉,逸兴遄飞之际,竟以筷击碟,大声吟道: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吟毕这几句诗,他便径自回了房间,倒头大睡。
      后来听常醒说起,才知道她有个师傅,名唤青莲,与师傅乃是旧交。
      也是自那时起,师傅的身子,渐渐差了起来。
      他医术了得,自称寿数将尽,既不看病,也不吃药,整日困在房中喝酒,如此拖延了两年,便驾鹤西去了。
      临死前,他只说——
      “给我找个南向的山头,好生晒晒太阳。”
      “别老来吵我。”
      于是每年开春,他们才会拎着好酒,前来叨扰,请师傅勉为其难地瞧上一眼。
      “白菜帮子今儿来不了了,跟着他媳妇儿去了江北。你放心

第 24 章 青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