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弟如果觉得合适的话,我就让人带钱过来。”
郑子龙也不会故意和钱过不去,毕竟现在自己是真需要钱。虽然是杨信为了示好,但是自己也接的起。自己给的消息如果杨信重视,早早的悬崖勒马,就不会出现和前世一样在监狱里渡过余生的结局了!
“多谢杨老哥,这些东西是你的了”郑子龙既然有了决断,直接把眼前的金条和银锭推到了杨信面前。
“敞亮,我马上让人带钱过来”说着走到门口对其中一个黑衣人嘱咐了起来。然后就见那个黑衣人带着三个黑衣人匆匆的离开了酒店。
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四个黑衣人一人提着一个黑色的皮箱。进了屋子把皮箱放在桌子上就又退了出去!
“郑老弟,这四个箱子里每个都装着是三十万现金,这些钱绝对干净,你可以放心使用。”说着杨信打开了眼前的四个箱子。只见每个箱子里整整齐齐的放着满满的崭新的五十元钞票。这时80版100元面值的还没有完全流通开,这个小县城就是一个还没有流通的地方。
郑子龙上前一翻好家伙,每个箱子里都是整整六十沓崭新的五十元钞票。每沓一百张。
“谢谢,杨老哥”
“郑老弟,以后多多走动,老哥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杨信看着眼前这个面对这么多金钱依然平静的年轻人说道
他相信这个年轻人,只要风云际会,便可乘风化龙,搅起万丈风波。
所以他不介意和这个年轻人结个善缘,也许不远将来会有不可思议的收获。
杨信离开了,带走了金银留下了可以让郑子龙事业启航的一百二十万资金。
谁也不知道以后震惊世界的金融巨鳄神龙集团,就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按下了启动的按钮。
送走杨信的郑子龙把所有的钱都放进了套间,然后自己坐在外面的沙发上思考着。
现在启动资金有了,自己也应该想一下后面怎么走?应该好好的梳理一下自己知道的机缘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做一个详细的规划了。
现在是1986年7月15日,自己还有一个半月就要开学了,到时自己必须去学校报到。
虽然自己不会像原来一样,按部就班的在学校里读完大学,但是大学还是要去的。因为很多资源需要在学校里获到。
这样一来自己就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做一些准备让自己的事业起航。
自己家乡是燕赵省保府市富平县的一个小山村。处于太行山脉深处,现在整个富平县下辖的1镇24乡。重生前的富平县临经历几次的撤乡设镇。最终在自己重生前一年变成了下辖8镇5乡1个开发区。有209个行政村,1208个自然村。并且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而无论前世今生,生他养他的这个地方都是以枣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现在这1镇24乡别的没有,就是枣树多,往年枣树丰收都是县里几个酒厂收购,那时酒厂生意很火,老百姓家的大枣都不愁出路。
但是这两年因为计划市场“双轨制”的影响。五粮液,茅台等名酒产能扩张,导致白酒行业空前的繁荣。这样一来各各地方建立新酒厂,扩大产能,竞争异常火热。
这个在山沟沟小县城的酒厂本身就没有多少竞争力,最后在这么多的酒厂出现的情况下,直接出现了滞销。生产出的白酒堆都堆积在了酒窖里卖不出去。目前厂子也已经完全进入了停产状态,
酒厂现在欠着工人大半年的工资发不出来了。酒厂的领导出门都是小心翼翼的,就怕被要账的工人和供货商堵住。
目前自己如果想快速的做点事情,酒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自己有超前的销售方法,酒厂有滞销的货源,完全可以强强联合,创造一个不小的奇迹。
不过酒厂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事,记忆里倒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马上运作的,那就是随着1983年6月,国家为了解决晋省煤炭向外运输的问题相关部门成里了专门的“晋煤公路外运联合经销公司”,负责晋省的煤炭外运。
因为煤炭资源需求的急速增加,一些乡镇企业看到了有利可图,纷纷成立开办小型煤
第6章 忆煤炭中转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