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矿,晋省为了保护省内资源,防止私自乱挖乱采和偷税漏税,设立了各类煤检站。
      其中晋省与自己所在的冀省交界处的煤焦管理站就设在距离自己这个县城不远处的驿村。这个村子是煤炭从晋省到冀省的唯一通道。
      这个管理站的建立让冀省和晋省的运输司机苦不堪言。因为经过煤检站出省的车辆,都要上交一定比列的煤炭管理费,然后还要倒换出省的票据,一来一去特别浪费时间和精力。
      而且晋省对超载罚款卡的非常严格,晋省本地的车出省还好,外地的车会因为超载被罚的怀疑人生。同样晋省的车如果出了晋省到其他省的时候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从华北平原地区过来的运输车不愿意再往西走,而晋省本地的运煤车在通过煤检站后也不愿意再往东走。
      所以就把煤卸在通过煤检站不远道路沿线的的各个村子,然后华北平原这边的运输车再把卸下来的煤装上车运走。
      前世道路沿线有一个叫段村的村庄,在村长的带领下专门成立了一个晋省到冀省的煤炭运输中转站,把所有晋省过来的运煤车集中起来,然后把他们从晋省运输过来的煤炭统一卸到这个中转站,然后在统一由华北平原过来的运输车装车运走。
      他们通过中转站帮助晋省和华北平原和运输车辆省去了过路费,车辆违规的罚款,超载超限的罚款,养路费,出省费等等。这些钱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所以两个方向的运输车都心甘情愿的给这个段村中装站缴纳管理费。
      段村还借此在这个中转站附近开了小餐馆和小旅馆,小商店。还有运煤的相应配套设施,磅房和汽车维修点,加油站等。不但是赚的盆满钵满,还解决了全村的劳动力安置。短短两年时间来村子里就产生了20多个百万元大户,80多个五十万元大户。这个村子还被评为了模范村,这事在当时是传的沸沸扬扬还上了报纸,所以自己记的特别清楚。
      现在自己来了,那么这个煤炭中转站自己就截胡了。做为补偿,自己会把这个站点依然放在段村,一样雇佣段村的劳动力做这件事。让段村不会因为自己的截胡失去富裕的机会。
      想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后,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了。郑子龙收拾一下,要赶回村子里把两个妹妹带过来。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创业中去。
      随身带了500块钱,把包房的的门锁好,和白超和黄老板打了招呼,约好下次过来的时间,就背着背篓就出了酒店。
      到菜市买了两斤西红柿,三斤豆角,两斤茄子。又到猪肉摊买了五斤猪肉。去车站的路上路过一个水果摊,又买了五斤苹果。这时侯东西真便宜,钱真是钱,后世这些东西少说也得100块。现在只花了12块8毛钱。
      把东西放进背篓,背在背上,刚走到车站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芝麻香。郑子龙顺着香味就奔了过去。只见一个60多岁的老大爷站在一个用大缸做的炉子跟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嘴里喊着
      “烧饼,刚出炉的热乎乎的缸炉烧饼来买”
      郑子龙看着炉子里面的贴满芝麻,焦黄色的烧饼不住的咽着口水。按说重生前吃遍中国美食的他不应该这样馋的。可谁让从小郑子龙就爱这口,父母在的时候经常会给他带几个吃。前世定居上海后,想吃家乡的这口烧饼,结果再也不是小时候的味道了。
      现在重生回来又闻到这熟悉的味道,让他怎么能把持住。
      “大爷,你这炉里有多少个?我全要了?”郑子龙急不可耐的对着吆喝的大爷说
      “后生,我这炉子里有15个呢,你确定都要啊?”大爷一脸狐疑的看着眼前这个小伙子
      “后生,我和你说,你可别等我装好了,又说不要啊”
      “大爷,放心,你这烧饼多少钱一个,我先给钱”
      “一毛一个”
      “诺,给您一块五,你收好了”
      大爷收了钱,利索的用麻纸把烧饼包了起来,递给郑子龙:
      “后生,这饼趁热吃最好,吃不了回去在火边稍微烤一下一样好吃”
      “好嘞,谢谢大爷”郑子龙拿了一个在手了其他的放进背篓,进了车站售票厅。这时候买票不需要身份证,掏钱买了票。正好马上就有一趟回村的班车,郑子龙叼着烧饼就上了车。

第6章 忆煤炭中转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