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一章 战场突变[1/2页]

贵女凤华 姽婳将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征前的那一日,东晋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出来送行。
      都听闻这一回北狄人来势汹汹,而东晋所向披靡的沈家军精锐都被派出,领兵的却是那个数年都没甚名声的沈家二少爷沈长漠。平日里众人都只道他遛鸟逗花吃喝玩乐,却从未见他带兵作战过。
      沈长渊身披铠甲,身后高扬着沈家军的旗帜,他此时在众目睽睽之下神色严肃端正了许多,竟也有了几分武将的样子。而身侧的九皇子也横挎着宝刀,骑在马上,平日里看不着的英武之气也呼之欲出。
      “就此一别,以酒水送行,望早日斩尽敌军,卫我河山,凯旋而归!”皇帝站在城楼之上遥遥祝酒,他高声呼喊,随后身边的文武百官,乃至下头观礼的百姓都纷纷附和起来。
      一杯清酒洒在了地上,沈长渊回首望了那城楼上高高站着的天子一眼,嘴角向上微微翘起。百姓们纷纷惊叹这沈家次子装扮起来的好威势,却未曾注意他的目光一直在人群中搜寻着什么。
      因是沈家人,故此林弦歌也获准与沈长漠、莫氏、沈夫人一同将沈长渊送至城门下头。她发觉了沈长渊的目光,定定地望了过去。
      担忧仍然在那里,可是,她这一回心信沈长渊。
      他保证可以回来,就定然可以。
      林弦歌不知他是否能够看见自己,却仍然望着那个骑马远去的方向,直到莫氏捅了捅她的上臂,轻笑道:“怎么啦,这是不舍得夫君出征?你们新婚燕尔的,一时分离,恐怕有些不习惯吧?”
      见她一副过来人要劝解的模样,林弦歌只得收回目光笑道:“毕竟是要上战场,心里难免有些担忧罢了。”
      莫氏笑眯眯地挽着她的手,宽和道:“你就放下心来吧,爹都说了长渊足以应付,那便无事,你信不过他,还信不过咱们东晋的大将军吗?”
      林弦歌点点头,她发觉沈夫人也闻言看向了自己这边,转而淡淡一笑示意自己无碍,眼瞧着沈家军已经离城,她这才随着沈家人一同上了马车,准备回府。
      沈长渊离开后,林弦歌的日子一下子变得空闲了许多。她白日里不是与莫氏、沈夫人闲谈喝茶,便是与赵如慧一类的闺中密友小聚,到了晚上便无所事事,早早地用了膳,读几册书卷,困乏了便直接睡下。
      不过正事还是要做的,沈长渊走时将寒光与自己留在京城中的大半势力都交给林弦歌以备不时之需,因此,替沈长渊掌管群玉楼的燕思齐也时不时地被林弦歌传召过来查账或做事。
      也是此时,林弦歌才发觉沈长渊这些年在京城下的功夫。除了一家足以收集或传播各种机密消息的群玉楼以外,他还另有几家当铺、古董铺子,每一家都有专人管理,每年都有不少盈余。其盈利都用来支付供养以寒光为首的一批暗卫,甚至还有一小支是模仿靳家死士的训练方法所培养出的精英。
      “大嫂,看来沈大哥走了以后,你独守空房无事可做啊……”既然被沈长渊托付了这一大半的身家,林弦歌自然也时时照拂着,这让一向逍遥闲散惯了的燕思齐叫苦不迭。
      林弦歌瞥了他一眼,低头轻啜一口茶水道:“好好干活。对了,北狄那边怎么样?”
      沈长渊离京十日有余,估计尚未抵达边境,也无家书送达,只是她心中不安,知道暗卫队伍中自有互通消息的方式,便禁不住问了起来。
      燕思齐托着下巴,一面整理账目,一面答道:“我听手底下那群人说,已到了燕州了,一路上没什么埋伏——想来也是嘛,北狄人顶多在边境上嚣张一下,不会半途就阻挠的。”
      还有一个内因他不好意思说,就是他家沈大哥实在没什么鼎鼎的大名在外,北狄人不至于这么防备。
      但林弦歌想的却显然不是这一层,她眉心微微一动,开口时却淡淡地:“我从不担心北狄外患,我担心的是……内忧。”
      燕思齐的思绪没有转过来,他好奇地抬眼看向林弦歌。过去,他有些不懂沈长渊为何钟情于这个姑娘。在他看来,林弦歌才貌均平平无奇,光是东晋境内的美人,胜过她的便有许多,要何种的解语花没有,偏偏要娶这样一个比冰还冷淡的姑娘?
      这些时日他却有些明白了,很多事,林弦歌想得清楚明白,他却不懂。
      “最近萧逸邗和徐家有什么动静?”林弦歌并没有接着解释,而是转了个话头。
     &nbs

第九十一章 战场突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