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不能,不能,明明确实是大功臣,人家胡县长见了我还特意问了你们家房子的事儿呢!”王友林高兴地说,“你这小丫头可真是个宝贝!”
“这事儿成了,我可该回家去了。”甄明明笑着说,“我都在大姑家住了快一个月了。”
“我们可不想你走,就在这儿住着,常住才好呢。”姚玲说。
“不成啊,家里头也该忙了。”甄明明的语气中带着些惋惜,“我得回家帮忙去。”
“友林,这东西我们可不要,赶紧拿回去。”刘素娥说,“慢说我们没帮上什么忙,就是真帮上忙了,也不用这样。咱们乡里相亲的,谁跟谁呀?”
“大姐,这还真不是为了谢谢你,要是谢谢你,这点儿东西也拿不出手。”王友林说,“就是村里出产的东西,拿点儿让你们尝尝。等砖厂盖好了,开始生产了,你们都回去看看,咱们要搭台唱戏的。”
于是甄明明就坐了王友林赶来的马车,和他一起回村里去了。
“明明呀,七姥爷跟你说,这事儿你的功劳是第一份儿的。
要不是你,我也找不上刘素娥他们去,而且胡县长他们一家对你都挺重视。
我也听说了,其实胡县长原本更想在和平村办厂。
有了这砖厂,咱们村子就往前跨了一大步。”
甄明明也挺高兴,她知道要不了多久,改革的春风就将吹遍大江南北。
这个砖厂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了,因为她促成了这件事,系统奖励给她好大一笔积分。
“七姥爷,你别夸我了,我也没想到事儿能成。”甄明明说。
“你这孩子真不错,是个能成事儿的,放心吧,我来做主。等咱们村能烧砖了,村上批给你们家三千块砖瓦,让你们家也盖上砖垛的大瓦房。”王友林是个很讲究的人,既然用了甄明明就绝不亏待她。
“真的呀,那可谢谢七老爷了!我爸我妈要是知道了,非得高兴坏了不可。”
“你爸这个人呐,太没算计。”王友林叹息一声说,“不如你个孩子见识分明。
回去我跟他好好说说,让他把那脾气改一改。你妈的病也渐渐好了,以后家里的事儿还是你妈来做主吧!
别看她是个妇道人家,比你爹明事理。”
甄明明到了家,看到李桂花已经能扶着炕沿和柜来回的走了。
这一个月她没在家,所以饭菜也没放营养剂。
如今她回来了,李桂花恢复得就更快了。
王友林特意进了屋,说:“你们家盖房子的事儿别愁了,我在路上跟你们家二丫头都说了。
到时候村上给木料,给砖瓦,再出人工。保证用不了三个月,就把你们家的房子盖的利利索索。”
又说甄有和:“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别动不动的就拿出旧社会家长的做派来。国家都提倡保护妇女儿童,你还比国法大了?
再说了,你这二丫头可能干着呢!村里的砖厂都是她帮着争取过来的,你愁白了,头发都盖不起一座房子,你姑娘出去一个月就把事儿办妥了。
这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你可别再为难她,我要是知道了可得给你上课。”
92章 终于成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