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砖厂选址就在村北靠河边的地方。
几间厂房,几个砖窑,很快就垒好了。
县里的技工过来指导,村上拨出几十个烧砖工人。
甄有和跟另外两个人被安排着做了技工的徒弟,一来是他这个人挺聪明,学什么都快。
二来他又是甄明明的父亲,王友林总是或多或少地照顾他。
甄有荣也想到砖厂上来,他看准了这是块肥肉,比在村上当小队长要划算。
但王友林没答应,只说这儿的人已经够了,等往后再说。
很快砖厂就投入使用,第一次烧的砖不太合格,第二回第三回就好多了。
正式烧出来的砖送去了县里给领导过目,然后就开始正式生产了。
与此同时,南方开放特区的消息也传来了。
支书说到做到,果然给甄明明家2000块砖1000块瓦。
这时候他们家的地基已经打好了,李桂花已经不用扶着东西就可以慢慢地走路了。
村里有不少人眼红,可也没办法,这是支书做主给的,他们谁也不敢说啥。
“真没想到咱们家也能盖上瓦房。”李桂花看着放在院子里整整齐齐的砖和瓦又高兴又心酸。
“支书说了,等过些天不这么忙了,就叫人来帮着咱们把房子盖上。”甄有和也挺高兴的,就在两个月前,他还以为盖新房无望呢。
“先不急。”甄明明说,“我看看能不能盖成砖房。”
“你说啥?做梦呢吧?”甄有和看着甄明明,以为她在说胡话,“咱们乡里还没有人家盖得起砖房呢!你当那砖是大风刮来的?”
“事在人为嘛,”甄明明说得云淡风轻,“站在现在回头看,去年这个时候,咱们还不敢想能还完了债呢。”
“妈知道你挺灵透,也挺能干,可是盖砖房可是大事儿啊。就算是村上给了咱们这些砖和瓦,想盖砖房没有两三千块钱可整不下来。”李桂花说,“要是原来的房子没烧,咱们还能攒几年。”
李桂花生性要强,她当然想盖砖房了,哪怕多辛苦个几年,她也愿意。
“依我说瓦房就不错了。”甄有和说,“太冒尖儿了当心惹祸。”
其实他这么想也不算错,毕竟在最近的几年里政策一直很紧绷。
但甄明明是知道的,春天马上就来了。
她说:“放心吧,不会有事儿的,再等我三个月就行。”
当天甄明明就去找了王友林。
王友林正在砖厂监工呢。
看见甄明明来了,笑着让她过去:“砖和瓦给你家拉去了,你查没查数量对不对?”
“那有什么可查的?”甄明明说,“七姥爷,我来找您商量个事儿。”
“啥事儿你说吧。”王友林可不把甄明明当小孩子看,她的见识可比很多大人都强。
“你还记得在刘树娥我大姑家,你们吃的我腌的那小菜吧?”甄明明笑着说,“你说咱们村上要是多做出来些,供应到县里的各个食堂。是不是挺好的事儿?
93章 再添一条致富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