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了。
李玉竹吃完饭,在盆里挑了两条半死不活的鱼,把鱼杀了,清理干净,准备晚上炖鱼吃。
等到晚上天黑透了,陆云生和柱子才回家。
这一次,两人是是大丰收,陆云生说鱼的价格卖得很满意,他不但买回了豆面高粱面,还买了几斤白面和一些碎米,另外还割了二斤肥肉,说是留着炼油用。
大家说说笑笑地坐在一起吃饭,吃完晚饭,李玉竹便开始炼油,这肥肉的香味实在太浓了,饶是关上门也挡不住,飘得满院子都是。
院子外面又有人探头探脑,这次王癞子死了,还有别人接他的班,这样的人可不止一个。
大家伙也习惯了,谁也没把那偷窥的人放在心上,他们不偷不抢的,吃点好吃的还的不行了?
这个夏天,陆云生他们一家每天晚上都去河里捕鱼,每次或多或少都有收获,不过不止他们家在捕捞,别的人也在捞,渐渐地,河里的鱼越来越少了。
后来,李玉竹索性不让再捕鱼了,总得给鱼们一个修养生息的时间,于是他们转而开始捉泥鳅。泥鳅的价钱自然便宜些,但耐不住量大。每天捕个几十斤也是难事,有时候还能捉到黄鳝。
这个夏天,他们的生意一直不错,再加上自留地的蔬菜长势极好,有时候自家甚至吃不完。陆云生和柱子拿家里的蔬菜去城里换过几次粮票和布票。这些票,陆云生拿回都交给李玉竹守着,让她到过年时做身衣服。
李玉竹瞧着布票太少,家里人又多,远远不够一人一身,只能先攒着。除了布票,他们家还缺棉花。几个孩子身上的棉衣都是几年前的,又小又不合身不说,由于时间太久,都团成一团了,一点都不暖和。
转眼间夏去秋来,他们卖了一阵泥鳅,李玉竹又跟着他们进了几次山,捉了几回猎物,像是野物野鸡之类的,也卖了不少钱。再加上秋收之后,生产队又分了一些粮食。家里终于不至于断粮了。
秋收之后,便是犁地翻地播种麦子。大家伙自然又要忙活半个多月,等到麦子一种完,地里的活就少了。剩下的就是小打小闹了。
虽然不用上工,但李玉竹片刻也没闲着,她跟着家里的弟弟妹妹们晒粮食、打面,捡点菜籽炼油。还要趁着秋天多收点青菜,晒成菜干,或是腌咸菜,以备冬天吃。这个时节的冬天就萝卜白菜土豆那几样菜,准备得越多越好。
今年,她家的小菜园是大丰收。李玉竹腌了一大坛蒜台,一缸芥菜丝,一坛萝卜干,另外还做了腌豆角,泡菜之类的,还有就是用黄豆做了一盆酱豆。剩下的品相不好的黄豆,她攒到一起到镇上让人家帮忙加工成豆皮,豆皮可以包包子,也可以炒着吃,还是凉拌吃,这也是一道好菜。既方便储藏又有营养。
第一百九十四章七十年代长嫂(十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