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动地问道。
      如果道德经真的包罗万象,蕴含至理,那么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就绝对会是没有争议的了。
      因此,青城道人和李长庚,极其迫切想读一读这本道德经。
      “没有,但是我已经背了下来。”
      陆长生说道。
      “那可否说一两句?”李长庚两人面色欣喜的说道。
      陆长生想了想,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众人闻言,皆都是一震。
      被这句真理给深深地震撼到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是何种大彻大悟之人,才能说出如此蕴含天地至理的话。
      众人吃惊了!
      而后,陆长生继续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刚才我记得两位中,有人说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句,其实这句也是出自道德经。”
      听到这话,李长庚和青城道人眼珠子皆都是一瞪。
      旋即他们的神情,就是变得十分激动起来,说道:“真的?刚才那句话,真的是出自道德经?”
      陆长生点头,说道:“是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你说的李耳肯定就是真的了。”
      “毕竟,这句话,只是在一些道家典籍中偶尔出现过,但是究竟是谁说的这话,却是无人知晓,也无从探查。”
      李长庚低语一声,随后问道,“那可否,把这番话说全。”
      “当然可以。”
      陆长生点了点头,又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乃是不可不知的天地至理,道家名言。
      因此,听到这番话后,在场懂道的人,皆都是被这句话蕴含的深意,给深深的动容。
      他们的目光,也是一瞬间深沉下去。
      “好,好一个‘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实在是道家至理!”
      青城道人激动地出声。
      此时,在场是道家门下的弟子,也尽都十分的激动。
      因为,道家追寻先祖这么多年,在今日终于是有了头绪。
      “陆大人,这本道德经,可否容你写出?”
      “作为报答,我愿意代表道家所有弟子,拜您为师!”
      李长庚作为大乾王朝道门第一人,自然是有资格代表天下道门弟子。
      所以他说这话,毋庸置疑。不会有人异议。
      而陆长生闻言,却是一愣,但很快他就婉言拒绝了。
      因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有一天他成为大乾道门的师长,那麻烦事肯定多的要命。
      所以,陆长生说道:“这本书,等我写出,自会交给李门主,至于这道家师长,就不必了,其实我所学的道,也并不是多么的精深。”
      “可是……”李长庚有些犹豫。
      陆长生说道:“这个就这样定下了。”
      “那……好吧。”李长庚说道。
      而这时候,那位苏三虎脸色阴沉,说道:“你一直在说道家经典,那刚才的那句‘不知道又该如何解释?”
      陆长生淡淡一笑,解释道:“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归于万物,万物归于不知。这茫茫世间,诸如一切事,人力又能知道多少?”
      “我说不知道,即为不知之道,道不知,便为道。”
      “道知也,又有何道之?”
      “所以,不知道,不知为道。”
      说到这里,陆长生见到众人还有些疑惑。
      就又举了一个例子,说道,“就好像走路一样,一开始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这就是我想说的意思,道无穷无尽,穷尽一生,也不能窥尽全貌。”
      “所以,我说不知,是因为道就在我们脚下,一个人一条道,无数人无数条道。”
      “你走的道,就是你独一无二的道,你走的道,就是无数道的一种,正因为无数条独一无二的道,造就了不知。”
      说到这里,众人恍然大悟。
      而苏三虎闻言,则是悲愤的大叫一声,脸色胀的通红。
      随后,他恼怒不已的爆喝一声,喊道:“给老子抬狗屎来!”
      得。
      这位又要骗吃骗喝了。
      陆长生:“……”

第102章 震惊众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