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章 太空电梯缆带连接[1/2页]

开局手握人类文明记忆体 执剑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为纳米材料是从分子层面彻底进行排列改造过了,因此在宏观层面上就表现出一种单一材料的诸多令人震惊的特性。
      纳米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成为了可能,因此这是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史的一大重要里程碑。
      而由纳米材料制作而成的太空电梯缆带具有高强度、高柔韧性、抗压、耐极寒与耐高温等诸多综合优良的特性,使得曙光集团可以采用这种粗暴的方法进行太空电梯的连接成为现实。
      回到画面上来,只见水上火箭发射平台已经准备就绪。蓦然间,整个画面开始颤抖,火箭已经点火准备升空。巨大的尾焰激起了海面的一层水雾,但很快又被蒸发干净,如此反复,于是在犹如仙境一般雾气袅袅的水面上,火箭正逐渐升空,并随之带起了一条银白色的缆带,缆带在太阳以及雾气的折射之中透出别样的晶莹剔透。
      随着火箭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带动着身上的缆带冲天而起,犹如巨龙咆哮一般向天空深处而去。于是在记者镜头的全球直播之下,全世界的人目光都注视着天空中越来越小的火箭,注视着承载人类进入太空的希望。
      在火箭的带动之下,太空电梯的缆带也被迅速升起,不过根据系统检测,火箭上升的速度在逐渐降低。位于控制中心的陆宁自然也在时刻关注着,不过好在该火箭是由曙光集团牵头,与俄罗斯和中国合作研发而出的火箭。
      其目前火箭无论是规格还是当量,都比此前世界上最大的火箭还要大出一倍有余,之所以能成功研制出来自然少不了曙光集团超前的无工质辐射发动机。
      很快,随着速度的降低与高度的上升,火箭周围四个辅助推进器同时自动分离。又继续过了几分钟,紧接着是火箭主体分离。此时火箭高度已经接近近地轨道,随着最后一截化学火箭燃料的烧完自动分离后,火箭头部底下的无工质发动机终于由预启动状态转为全功率运行。
      这一刻,火箭头部的太空电梯缆带终端终于接近了同步轨道上的曙光一号空间站。此时,目俾卢岛上的画面转为了曙光一号空间站的监控显示。
      随着画面中黑点越来越大,缆带终端底部的无工质发动机与曙光一号空间站开始同步进行调整姿态。在全世界期盼的目光之中,缆带终端准确无误的被发动机推进了空间站预制的连接部位中,随即整个监控视频陷入了一片黑暗。
      此刻在曙光一号空间站之中,缆带终端与空间站开始进行电子校正与联网对接,并不断校正两者在物理状态下的位置,并且缆带终端底部的发动机状态切换为惰行状态,在以后未来的日子之中无工质发动机始终将以最低功率运行,以避免空间站向地面坠落而去。
      其实目前曙光一号空间站接上缆带的一部分重量后,其整个姿态是向地面坠去的,好在无工质发动机可以不间断平稳运行二十年左右,足够一直支撑着空间站处于动态的同步轨道之中。
  &nbs

第30章 太空电梯缆带连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