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宋镇的镇长石磊,年轻的时候当过兵,上过战场,在那里,他留下了半截脚掌,家里还有他的两枚勋公章。
一枚个人三等功,一枚集体二等功。
从部队退役之后,拿着老首长亲笔写的推荐信,来到马宋镇干了镇长一职,这一干,可就是十五六年的光阴。
县里曾数次让他去县府任职,可他忒犟,拍桌子说,什么时候马宋镇富裕了,他什么时候走。
可马宋镇一直没富裕,他也就一直留在了这里。
杨全宝上前跟国字脸的镇长握了握手,介绍道:
“石镇长,我身边的这个年轻人,就是俺们图门村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大学生,顾铮,您还记得吧?”
石磊认真端详着顾铮,好一阵,终于回忆起来,“哦哦,想起来了!顾铮!哈哈!不是前几年才上的大学吗?这么快就毕业了?”
顾铮笑着道:“石叔叔,我都工作小两年了。”
石磊愣了愣,再次认真端详着顾铮,片刻之后,他感慨道:“都工作两年了啊,嘿,这日子让我给过的……唉,年纪大了,不记事儿了,是时候给年轻人腾地方了!”
杨全宝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求助看向顾铮。
顾铮连忙说:“石叔叔,您还年轻呢,政治生涯正处于辉煌的阶段。”
石磊放下手里的瓷缸,转身拍了拍顾铮肩膀,亲自拉了张椅子让顾铮坐下,岔开话题,问道:
“小顾,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听老杨跟我说,你想承包你们村后那片山楂林?”
顾铮刚要说话,镇长又语重心长的道:
“年轻人想干点事业,这是好事儿,按说,我不该阻拦。
可是小顾啊,你要知道,那么大一片山楂林,只是雇人去管理,就得需要一大笔钱!
这事儿,我相信老杨已经跟你说过,对不对?”
“对,杨叔跟我说过这事儿。”顾铮点头承认。
石磊接着问道:“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其中的利害,我也就不跟你废话再讲一遍了;我只问你一个问题——承包下山楂林后,你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收回成本?”
镇长没问“怎样赚钱”,而是问“怎样收回成本”,顾铮不傻,他听出来了镇长话里隐含的意思。
跟杨全宝一样,镇长也不看好自己承包山楂林的事情。
想想也是,1997年,杨全宝他们五个人又不是没做过,可结果呢?
血亏啊!
那一年要不是镇长帮着他们向县里反馈,最后退回来了部分承包款,杨全宝他们五个人,恐怕至今仍在亏钱呢!
三十年的承包期啊!
顾铮知道,自己要是不吐露点干货,镇长这一关是不用想过了!
组织了下语言,说道:“石叔叔,我觉得咱们马宋镇的山楂还是能够成为一个大产业的,毕竟,别的地方没有数量如此之多的山楂林。”
石磊跟杨全宝对视一眼,俩人同时心想:你这孩子这不净说废话吗?我们想知道的是,你如何让马宋镇的山楂,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谁听你讲这些有的没
第69章 这是双赢的事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