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怎么想的你是!”
“阿娘,”顾铮耐心劝道:“山楂可是水果的一种,具有开胃、消食、降暑的功效,山楂核都可以入药,经济价值很高,只要我承包下来——”
“不行!俺不同意!”杨翠花气得摆手打断道:“不是,你好好的工作不干,承包什么山楂林啊你,真是的,亏你能想出这个么馊主意来!铮铮,俺跟你爹养你这么大不容易,你不能手里有了钱就胡花,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啊,娶媳妇儿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
顾铮忽然后悔跟母亲说承包山楂林的事情了。
其实想想也对,父母从未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
不能说他们“坐井观天”,认为世界就是他们看到的那么大,条件所限的缘故。
要扩大他们的世界观,这需要很长的过程。当中还充满着曲折,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
顾正海端着做好的一道菜走进屋,杨翠花立即将顾铮想要承包村后那片山楂林的事情,告诉给了他。
“俺觉得这小子的想法很不错,”出乎顾铮意料,老爹居然帮着自己说话,“那么大一片山楂林呢,只要管理得当,到了成熟季节归拢归拢落果,随便卖点就能挣不少钱。”
杨翠花拿起茶几上的空烟盒用力砸在顾正海身上,怒骂道:
“你个老不死的,俺是让你帮着一起劝劝铮铮,你倒好,帮着他说起话来了!咱村后边那片山楂林,咱村里没人承包过?最后咋样,那不是到现在了还欠着一兜子饥荒?!”
母亲说的事情,顾铮也知道。
那是1997年,承包山楂林的是村里几名村干部,凑钱一起做的事情。
当时,他们几个人商量着,那么多的山楂,随便搂点,本钱一年也就差不多出来了。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他们承包下那片山来的时候,一个个的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不打药的话,老山楂树的坐果率很低,可是打农药,无形之中又增加了成本。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管理成本同样很高,一些谎花你得清理吧?不然就会与成果争夺养分,导致最后生长出来的山楂又小又少,别想卖出高价来,能卖出去就已经很不错了!
终于到了成熟季节,他们几个人很快又遇到了难题。
那么多山楂,怎么收啊!
收回来,从村里去外面的那段路,拖拉机都走不了,怎么运出去啊!
更何况,整个马宋镇最不缺的就是山楂树,去镇里每座山上转转,山楂树虽然远不能跟图门村比,可也绝对不算少的!
人家凭什么就得买村里的山楂呢!
第一年,承包山楂树的几个人血亏;第二年,又是血亏;第三年,索性不再跟镇里续费了,爱咋滴咋滴吧!
县里不是没考虑过利用马宋镇生产山楂的优势,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来。
可实地考察以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山楂树,都生长在偏远的山上,修路上去的话,扔一个亿都未必能听见动静。
何况,整个碧渠县一年也赚不到一个亿啊!
后来,县里有人出主意,不能修路去山上,可以先在山楂林最集中的地方,建一座工厂,等赚了钱,再修路不迟。
这个提议经讨论验证通过之后,这才有了图门村后面那座即将建成的山楂制品加工厂。
第64章 承包山楂林(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