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的一千亩良田也得尽快耕好,除了在苏家干活的,其他人家,每户年满十六岁以上的青壮劳动力,现在立刻马上回家拿好锄头跟我上山……”
冷七月对里正苏录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十分满意,其实村里的田早就耕完了,就除了她家这一千亩良田还没耕完,哪里有那么多农活要做?
里正苏录可谓是一针见血,很多农民一年到头忙个不停,都是瞎忙,不出成果不说,还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都在忙个啥!
大鹿村全村上上下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大约有近二千人,浩浩荡荡的都扛着铁楸锄头等农具上了山!
望着这一群浩荡壮大的队伍,主是冷七月心中都在想,这么多人,一人几下子,挖渠都不会费多少功夫,只要齐心协力就成了,这要是挖不成渠,那太阳都会从西边出来了!
路线在里正苏录的心里,早已经规划好了,在距离水源不远处的位置就开始动工,首先分出二百人,拿着斧头?刀等物,开通路障,见杂草就清理、见大树就砍,反正要把规划好的路线一整条道都要清理得干干净净!
又划出一百人,在分支路上照样清理路障,反正要保证,每一条沟渠,都能到下面的水田上去!
剩余了一千二百余人,分工分组合作,跟在清理的道路后头,轮流挖渠,慢慢的往山脚下移动!
每隔一个时辰换一波人,这样既能保证用工不断,又能保证参与干活的人不会累倒!
而村上的老婆子妇人们,就负责煮大锅饭,用来保证干活的人有饭吃!
山头上,冷七月和苏里正,站得远望得远,不时的又拿着木条在地上规划着道路,图的四处都做好了标记!
“引水下去后,可以做个蓄水池,水田灌满了之后,可以将水引入蓄水池里,这样村里人来挑水,也不用再挑那么远了!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用竹子引水入户,这样更会方便很多!”
里正苏录频频点头,“就是不知道,挖了这条水渠,能保管多久!”
冷七月想了想,前世里有村里引水渠,很久不坏,那是因为有水泥塑封,可是这个时代没有水泥,就算她从系统商城里买来,又怎么解释呢!
“泥土长期浸水后,泥土也会变得松软,长期以往,水也会夹杂着泥土混合冲下去不说,连沟渠也会冲垮!如果能用什么东西像青砖瓦房一样,使泥土牢固,这样,这条水渠只要经常派人来看顾保养,还要时常清理淤泥,就能用得长久了!”
里正苏录皱眉道,“用石头行不行,青砖的话,太贵了,找些平滑点的石头,应该也能成!”
冷七月点了点头,“可行!只是引入水田可以,如果拿来饮用,倒不合适了,那蓄水池的作用,可不就没用了?”
里正苏录说道,“这没什么,人要喝水,照样去挑水就是,可以,引下去的水,就算泥水混杂,牲蓄倒可以喝啊,不影响!”
冷七月点了点头,表示可行,因为缺水的时候,不光是人会渴,连家里的牲畜也会渴死,但是她觉得还是用青砖最好,但现在不急,以后等钱多了,自然可以慢慢实现了!
可是因为有些人家的田,在弯弯绕绕的山坡上,并不在大路上,如果不能同时照顾那些人家的田,只怕会引起怨恨,这时候,她突然想到——古代水车!
虽然在现代水车已经很少见了,但她隐约记得,小时候,在外公外婆生活的村庄里,是有水车这样东西的,水车的功能,可以将底处的河水,抬高好几米,从水槽引入水田,从而轻松的实现灌溉的效果!
第50章 挖渠大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