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损失一半,实际情况中,打起来可不会是所有家族死一半人,而会是一半的家族死完,那谁去当死完的那部分呢?
而两个超级家族都是迁移派,在芬德尼尔还没有表态之前,无形中其实就是在支持古恩希尔德家族了。
只要芬德尼尔家族没有表明是否下场,其他家族自然都不敢轻举妄动。
听了几天舆论战的柴健只能表示:也就在魔法的帮助下能够维持这种生活,风调雨顺、粮食高产、需要的劳动时间很少,人们的精神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这里没有现代化来发展生产力,但有魔法意思一样的效果。
观察之余柴健自然也没有忽略真正的目标。
结合观察下来的因素,柴健觉得,如果传说中风神曾经的朋友是吟游诗人装束的话,很大可能其身份并不是吟游诗人。
首先竖琴是贵族乐器,其次,吟游诗人中完全没有少年,年轻人在先天条件中就不适合做这一行,吟游诗人可不像现在的网络水军,是要露脸的,大家一看你这么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想法就开始先入为主,对你说的天然就怀疑了三分。
而且少年毕竟阅历不足,很多时候讲出来的观点也实在是贻笑大方。本质上来说这是一门生意,和现在的自媒体需要粉丝和流量一样,没人愿意听你说的,你这生意就做不起来。
再结合现在少年们的职业期待,柴健觉得那位吟游诗人装扮的少年,多半只是崇敬吟游诗人那种看上去潇洒的生活的一个贵族孩子。
条件很多了,但柴健还是没什么头绪。
因为,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啊!
柴健非常怀疑所谓的第三期待职业实际上是吟游诗人们怕引来针对刻意往低了说的。
毕竟务农和保持一定战斗力,都是各大家族最根本的需求,要是孩子们都不干正事都想去做吟游诗人,那谁来种地?谁来保障家族拥有足够的武装力量?
起码在明面上,吟游诗人们不希望这把火烧到自己的头上来。
对于孩子们来说,相较于整天都在忙活的农民和严肃得看上去就不好接触的士兵,他们和吟游诗人接触的时间甚至要比他们的父母还要多。
某种程度上来说,吟游诗人承担了一个社会幼儿园的职能,不少生意不太好的吟游诗人,也可以单纯地带一个大班来管管家人无力照料的孩子。
就像孩子们在小时候都会崇敬当老师一样,这是他们年少的世界观中觉得很牛逼的存在,吟游诗人要是放到国风背景下,那和走江湖的说书人差不多,不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涉猎的知识面肯定是相当广的。
在魔法世界,吟游诗人们通常还有许多用来做效果的小法术,效果堪比魔术师。我的天,你敢想?一个成天陪着你玩,像老师一样知识渊博还会变魔术的大人,孩子能不向往这个?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第58章 舆论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