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你的药,哪里来的?”
“娘,这是我一同学在县城国营药房上班,我托她给我弄的。”宁远袖胡诌道,事实上,她压根不知道国营药店长啥样。
“同学?男的,女的?结婚了吗?”张婆子来了兴致,倒忘记了闺女拉肚子厉害这事。
宁远袖突然说不出话来,她原本只是知道后世有催婚这一说法,没想到在这七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如此厉害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孩子,说话啊?”张婆子着急道。
“女的,已婚,娃娃都有了。”宁远袖直接断了她娘这念想。
“你看人家,差不多年纪,连娃娃都有了,再看看你自己,还整天没心没肺的。”张婆子嫌弃道,一下子就失去了兴致,进屋了。
大嫂走过来,捂着嘴直笑,“你一天不结婚,咱娘就操心一天。”
“我看她这不是操心,是强烈的控制欲,嫂子,你信不信,等我嫁人了,娘指定催的就是你生娃这事了。”宁远袖看着嫂子笑道。
霎时,彭晓芹脸煞白,“袖儿,婚姻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大事,你可要慎重,不要随随便便就应下了。”
“放心,嫂子,我一定不会随便应下的。”宁远袖就说道。
不是季井阳,谁她都不会答应。
青田村这一晚,很早就进入了梦乡,因为明天就是秋收的第一天,各个大队公社都早做好了准备,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无疑,秋收是苦的,汗水在硕大无朋的日头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是各队员都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比起流汗,饿肚子更加让人受不了。
秋收过后,就能分到一些粮食,收成好的年份,每个壮年劳动力都能分到300400斤的口粮,这里面就包括了地瓜、大豆、玉米、土豆等各种精细粮食,不过还是粗粮居多。
青田村二队向来是走在各个生产队前头的,因为季井阳这个队长肯下苦力,恨不得睡在土地上,和土地一起生活。
青萝河呜咽着向东流去,唱着欢快的调子,哄着村民们进入梦乡,梦里,新出的粮食蒸出来的白面馒头,馋得人直流口水,枕巾都要打湿了去。
这其中,只有宁远袖既是兴奋,又是恐惧,要说实际的,她可是一次秋收也没参与过。只听过,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可见这紧张程度。
但是因为有季井阳的存在,又让她充满期待。
这个季节,也正是西瓜成熟的时候,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在瓜田下,一边刺猹,一边看着瓜,那瓜纹痕碧绿、脉络清晰,在金黄的圆月下,在海边的沙地里,招惹着每一个过路的人,也诱惑了天上的月亮,才有月亮也要来和人亲近这样的事。
少年时期的季井阳,大概也和闰土一样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但是,她绝不会让他变成中年的闰土,恭恭敬敬朝着儿时的伙伴叫一声“老爷”。
季井阳小时候吃的苦,现在吃的苦,往后都得双倍的甜回来。
想完了这些,宁远袖才觉困意,昏昏睡去。
此长夜漫漫,全靠一个字:熬~
第18章 长夜漫漫,全靠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