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李寿点点头:“现在国内城还有多少兵马?那里的事况如何?”
这事图道明最清楚:
“国内城还有六千多兵马,高军只有一千五百人,其余的全是我们的弟兄。殿下放心,就算我一人去,也能让那里变成大唐的城池。”
……
惠真是个三十几岁的壮年男,听起来像个和尚名,长相和出家人没任何关系。
惠真身材高胖、长着一对不大不小的圆眼,看人总带着笑容。
现在的惠真,脸上的笑容已消失,有的只是忧虑。
“将军可是在担心可汗那边?”
问话的是燕归来,燕归来在高句丽受到冷待,惠真对他很不错,十分礼遇。
惠真仍未想通:“十万兵马,怎么会在万昌大败?”
燕归来说:“和李寿作战,这样的结果不足为奇。他善于用计,当初我们在落日城,同样有近十万兵马。结果被他将大王挟持,不费一箭就将那里占领。”
惠真十分不解:“这次可汗并未被挟持,他们怎么会败得如此快?”
来向惠真传信的人,一直在明义城,并未去万昌。
只知道耨萨延寿败了,如何败的并不知道。
这事没人能回答,同在一起的刘儒问:
“惠将军,如果可汗真是大败,你们有何打算?”
惠真正要说话,一个熟人骑到他面前。
“庚将军,你不是在守万昌吗?怎么?”
来的中年将领名叫庚邦西,是原万昌守将。
也是和那克隆、乌坦化密谋耨萨延寿的人之一。
那克隆的身子不好,李寿没忍心让人家再去奔波。
庚邦西因为没参预万昌之战,状态很不错。
李寿给他检查完身体,他主动提出来跑一趟。
“将军,我军败了,可汗他已自杀。”
听到的人瞬间呆立当场,燕归来的反应很快:
“怎么会这样?国内城不是还有一万多兵马?”
庚邦西将几战败的经过说出:
“唐军太利害了,就算硬拼,我们也远非他们敌手。以他们的实力,打败我们、灭高句丽是迟早的事。一旦与他们为敌,它日兵临鲜余,我们将会有灭族之危。可汗在临终前,让我们归顺大唐。只有做了大唐人,才能免除灭族之危。”
“绝不可降,”燕归来急了:
“他们并非不能战胜,这些败仗,皆是你们自己造成。走河梁道那样的险地,你们也会中伏?不明唐军兵力,就跑去攻人家的城?他们的兵力不在你们之下,你们赶到那里已是疲兵,在他们的地盘,又在晚上?岂有不败之理?”
这些是过来人,一听就知道??军败在什么地方。刘儒也叹声接道:
“这几仗之所以败,的确是你们之责,非他们的兵不可战胜。你们要是投了他们,会变成第二个百济。到时人也好地盘也好,都会变成他们的。你们这些人,也只能老死异国它乡,想落叶归根也难。”
庚邦西不担心,李寿给他保证过,他可以选择在当地为官为将。
和大唐一起,建设他们的家乡。
“将军,这是殿下给你的信。殿下说了,几千年前,大家都是各自势力之人,现在不也慢慢走到一起?天下诸国,迟早会统一在一起,这是天意,没人可以阻挡。将军要是有心,他可以好好和将军谈谈。”
可怜的惠真,虽管五万大军,来这里一箭都没能放。恨声说:
“好,我这就去国内城见他,看他如何与我谈。”
庚邦西的高兴劲还没到顶,惠真被刘儒和燕归来拉到一旁。刘儒说:
“就算可汗死于自杀,也是为李寿所逼。至于他临终前说些什么?只有天知地知。将军要是也想重蹈覆辙,尽可去见李寿。”
惠真不解问:“刘大人为何一说?”
刘儒和燕归来一样,都是李寿坚实的仇人。
“听庚将军的口气,他们都已投了李寿。你去见他,要是他们出面劝说军中将士,那些将士听你的还是他们的?李寿最是阴险,为了让军队投过来,他会除掉所有绊脚石。”
惠真呆了片刻:“那我们就去攻国内城,替可汗他们报仇。”
“那些人已投李寿,去之难回。”刘儒想的很多:
“为今之际,可回鲜余城。联合北方诸部,可与李寿一战。”
第三百九十七章 途中的援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