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就有两百多人,一排排坐在凳子上,看着主位方向。
李寿按后世会场的布置,主位方向,有一排长桌,上面还有茶杯茶壶。
四把椅子,坐着李寿、孙思邈、程韦庸和田令伦。
这几天,李寿和大家又商量一些事情,已基本完善新的改革。
“洛阳放火之事,我想大家都已知道。要是被我查到谁干的,今天刑台上那些人,就是他家的下场。”
这些人中,还有太原的药商代表。李寿说这些话时,很自然看向他们。
许多人到现在都心有余悸,刚才那四十多颗人头,将去围观的人全震住。
“越王殿下放心,无论怎么样,我们绝对不会干出那种傻事。”
众人表完态,李寿说:
“我们长话短说,药丸的制作方法,会向大家公开。为了振兴我大唐医业,我们有几点要规范:一是从现在起,所有行医的人,都得考取行医资格证才能行医。”
全呆住,一个中年男站起来:
“难道行医,也要像官员那样考科举?这也太?”
要不是刚才看到那几十颗人头,中年男可能还有许多好听的话要说。
孙思邈已被李寿说服,到现在都还很佩服李寿:
“医者、人之匠也。容不得半点含糊。好的大夫,能治愈不少人。庸医,害的人也不少。要是一个大夫,连最简单的病也不会治、普通的药理也不懂,大家认为可行?”
三三两两一番商量,一个壮年男说:
“孙老说得虽有理,只是大夫要考,还从未有过先例。到底要考些什么?”
孙思邈说:“并不难,普通的病例和药理。到时太医署出题,下发到各县,大家到各州县衙门去考。此事皇上已准许,每两年可考一次,考不起之人,下一次可继续考。”
李寿为什么要先让这些人看砍头,就是想给大家一个下马威。
大家没敢有意见,李寿继续:
“二是规范药丸的问题,自造自用的药丸,没什么讲究。但要是外卖,商铺必须要有药物经营许可证,否则不准卖药。”
李寿挖空心思,将后世那一套搬来。从此以后,天天被许多人咒骂。
太原药商呆住:“药物经营许可证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有它才能卖药?”
程韦庸解释:“药物经营许可证,是朝廷发放的证件。它没什么条件,所有人都可以申办。但必须要将每一种药的详细信息,记录在案,以便出了事,能找到下家。”
又是一个有道理,让大家为难的问题。没人能反驳,李寿继续:
“三是有关医疗纠纷:因用药不当致人死亡,赔五十至两百两银,行医资格证会被写上警告字样。两次致人死亡,写上严重警告。三次吊销资格证,永远禁止行医。未死亡的,当地官员有判决权。”
这规矩,又让大家想骂骂不出来。李寿很大方:
“暂时只有这三条,大家要是有意见,只要有道理,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加以整改。要是还有对医业好的建议,尽管提出来,我们大家商量。”
三条大家都嫌多,哪还敢提建议?一个可能不自信的年青人问:
“要是没有行医资格证,行医会怎么样?”
田令伦回答:“半年以内,我大唐会将这些整改落实到各处。在这之前,大家无证也可行医。但这之后,无证行医的将会被流放充军。”
……
第二天,医改的新政,从长安传到各地。
骂人的不少,特别是李寿搞出来的黑名单。
只要上了黑名单的人,一家人都失去看病的权利。
目前扬州案五个士兵凶手的家人、和另一个县的杀人犯,已享受到这个待遇。
还有敲诈勒索各医所的人,也会被登上黑名单。但这类人,家人没被牵连。
李寿想了许多办法,来规范医业。
其中一条最重要,每年太医署的利润,上交六成给朝廷。
多的那一成,朝廷会成立一个奖励基金。奖励那些为维护各地医点,作出贡献的当地官员。
这次之后,医闹之类的事情跨崖式减少。
大唐的医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一百零八章 三条意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