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敌入侵,只要城池不丢,没事!
新兴海商集团就是利用这个弊端,从不忌讳和士绅们开打,反正是外敌入侵嘛!
打赢了你们升职加薪,打输了往上汇报倭寇又来了,请皇帝派兵救民于水火!
里面再搞几个真倭,被你们砍到了算你们走运,没砍着,上面来调查了,兵士们都说有留着三绺髻发的真倭哇哇怪叫,真的有!
呦西,你们说的都是真的,反正我是信了!这真不是造反叛乱。
大伙就这样打来打去,士绅们叫嚣着:货源给你断了,来打我啊,打我啊!
海商们心想,打就打,结果地上还是打不赢,那就海上搞你!士绅们的船货又被饺子一样吞掉。
谁也奈何不了谁,你断我货源我就打你的船,你打我的船我就断你货源……一帮子人就这么边打边谈,一直打到甲午的时候,倭寇说,来了来了,我真的来了……
大地主、官僚集团们有成本优势,但渠道被海商集团卡着,海商有渠道,但找中小地主组织货源成本干不过。
两边一个撩阴,一个插眼,皇帝在京师坐着傻笑,我大唐地大物博,堂堂天,朝上国,区区倭寇,癣疥之疾而已!
宋鱼仔很快就带着一批人先赶过来了,结果管事们一听说是卫所的战队想要攻打他们,顿时个个就没了紧张的样子。
李复倒也在现代看过一些介绍,说是几十或者上百个海盗在东南沿海出入横行,把大唐的卫所军打的城池都不敢出。
现在看见这帮老海盗的样子,多半却是信了。可不怕归不怕,万一那些海商也找了海盗混进去不也是麻烦?
结果李复把自己的担心跟宋鱼仔一说,宋鱼仔却反过来安慰他了,原来这漳泉二府的老海盗几乎都是跟着李旦船队闯出来的。
后来才不断被其他海商通过一些手段给吸引过去的,但凡是漳泉本地平民,断没有和李旦作对的。
直到这时,李复才算理解了为什么不把郑芝龙骗到京师都不敢杀他,郑成功为什么能依靠闽王国、台族硬抗了满清那么些年!
群众基础太深厚了!要不是郑克臧搞内讧,施琅投降,满清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下台族。
但邓柄先等人就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吗?李复又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看来卫所军多半只是牵制罢了。
真正的杀招看来还是在府城里!既然是这样那事情反而好办的多,不能等了,要赶紧进府城,不能给邓柄先反应的时间。
第一批赶到的有200多人,让宋鱼仔赶紧组织大伙换锁甲,并叮嘱要穿在外衣里面。
这时候也没时间做其他安排了,让马康和两个管事负责田厝这边的防卫,李复带着200多人就往城里赶。
七八里路这时候成了阻碍,闽国这边的水手大半没经过训练,急行军是不行的,不然到了城里什么也做不了。
乘着赶路的时间,李复骑着马前后给200多人宣布纪律,不杀没武器、不反抗的人,不得烧杀抢掠,不得……
这是要清除反对分子,不是要攻占府城,一旦乱起来了到时候局势控不住就麻烦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摇摇欲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