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 宴无好宴[2/2页]

青梅不让 小金鱼五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次来,一定要仔细瞧,”黄月娘一副等着看好戏的表情,偷偷凑到她耳边嘀咕,“等下陛下娘娘来了,会比咱们学院结业时还热闹。”
      “难道不是给娘娘拜寿,再吃一顿宫宴就行了吗?”任明昭丝毫没有准备。明净笑道:“与咱们无关,你只管吃。”她有婚约,家里自然不会叫她准备什么才艺。
      董圆圆和高瑶瑶又一起来了,她俩今日打扮得十分隆重,一着粉一穿鹅黄,一个温柔窈窕如夏日的袅袅菡萏,一个明媚娇俏似枝头婉转黄莺,从头到脚都精致贵气。
      与一众手帕交们姐姐妹妹打了招呼,看见许多昔日同窗都如自己一般花了心思打扮,面上笑意盈盈,心里也不免比较了一番。大家夸着这个姑娘的裙子做得好看,那个姑娘首饰名贵,期间,也有几个如任明昭一般做着低调打扮的姑娘躲了过来,她发现,大家其实还挺有默契。
      新来的几个女孩子报了姓名家室,都是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对任明昭和明净这几个已经结业的师姐自然恭敬了许多。
      “任师姐,其实你要是认真打扮一下,咱们这儿没人比得过你。”有个叫桑桑的圆脸小姑娘说道。
      任明昭不好意思的笑笑,当着小姑娘的面,她实在不好像往日顺杆子爬就臭美。
      “你们任师姐已经定亲啦,未婚夫你们一定晓得!”黄月娘朝任明昭挤眉弄眼,逗得她脸红才罢休,“去年打马游街的探花郎易子?,他俩可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哇~小姑娘们羡慕惊叹,看任明昭的眼神更带着几分崇拜和向往。京都老百姓年年都能看一场金榜题名状元游街的热闹,对他们而言并不算稀奇事,可去年的探花郎易子?是京都数十年未见的惊艳人物了,少年探花郎,出身勋贵满腹才华,最重要的是长得俊美儒雅,令人如沐春风,见之忘俗!
      那真是引来人山人海驻足围观了,还有许多姑娘少妇朝着俊美的探花郎扔花扔帕子的,要不是易子恒带人跟着,当日恐怕弟弟就要被抢走做东床快婿!
      紫英殿紧挨着长乐宫,一众深得景帝信赖倚重的权臣和宗室贵戚被安排在此歇息,手握朝廷大权的朝臣们聚在一起,即使端着茶吃着点心,聊得话题也不大会是家长里短,其中,季太师因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景帝的尊重被引到了主位,昌平大长公主的驸马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是被明宗钦点为状元的,也是景帝的帝师,才高八斗且淡泊名利。
      大家聊着时文轶事,季太师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紫英殿的偏殿,此时寂静无声针落可闻。李惟德缩着脖子减少存在感,其实心里早就掀起了惊涛骇浪,哪里敢想,闵皇后和婉仪公主竟存了这样的心思!
      昌平大长公主吸着气平复怒气,搁下手中茶盏,“这事不可能!”
      “不说嘉余对婉仪没这个意思,他的性子陛下也知道,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臭脾气,他能忍气吞声供着皇家公主吗?他自己祖父就是驸马,一辈子受我多少气他不知道?”
      这番自损惹了景帝一声笑,见昌平大长公主一脸怒色,心里有些后悔听了皇后一番鼓动。
      昌平大长公主继续说道,“他父亲的媳妇是自己挑的,过得幸福美满,就是没有我和他爹命长,夫妻俩先后走了,嘉余虽然从来没说,但我知道,他也想找个喜欢的姑娘,我不会给我唯一的孩子乱点鸳鸯谱,得他自己愿意,不然谁来提都不行!”
      景帝只好告罪,“是朕考虑欠妥当了,应该问问嘉余的意思,”又说起自己原本的想法,“朕原本是想着嘉余在江州那儿立了大功,回朝要大大地嘉赏他,封他为国公再尚嫡公主荣耀加身无出其右,可姑祖母您不愿意,那朕也不好逼着他娶。”如此殊荣被姑祖母拒绝,说起来景帝心里还是有些生气的。
      昌平大长公主心里觉得奇怪,问他,“这事是陛下自己想的?”
      “朕和皇后闲话时说的。姑祖母,皇后说这事的时候,朕也觉得荒唐,可她有一句话朕听着不错,嘉余说是表弟,可朕看着他长大,待他比自己的几个亲儿子都亲近,若是做了翁婿,关系不就更亲密了?”亲上加亲何乐不为?季亭麟又是品貌出众的人才,办事可靠屡立新功,这么一个出色的男儿娶了自己的女儿,景帝想想也很心动。
      “那陛下是觉得这么多年,嘉余对你还不够亲近吗?”昌平大长公主反问,“外头人都说皇家无情,我却从不觉得,老话说姑舅老表一家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咱们皇室从前子嗣不盛,我的兄长我的侄儿将我养大,他们走的早,我这个姑祖母就接着养大你,在我心里,你不也是我的孩子?还是说现在与我生分了,觉得我是外人?”
      “姑祖母原谅则个,朕也是一时昏了头。”一番话说的景帝羞愧不已,他虽然在朝臣面前威严,可也是人,有人的感情,姑祖母护佑他扶持他,父皇兄长还在时,他是丧母幼子不如兄长受关注,姑祖母时常照顾他,等他即位,姑祖母也给了他很多关怀与呵护,都说真心换真心,景帝就算天生是个冷心冷肺的,都说不出姑祖母一家对他哪里不好。
      “哼,你哪是昏了头,你这是瞧我的孙儿一表人才心里痒痒吧?”昌平长公主一番掏心掏肺的煽情,见景帝触动了情绪,知道他不会再起这样的念头,就放心的和他开玩笑,这话倒也免了景帝的尴尬,让他非常受用。
      景帝端着茶盏递给昌平长公主,一派孝顺晚辈的姿态,“姑祖母和太师教导的好,不止朝臣勋贵想要他做女婿,就是朕也不免动心。”
      “那今日既然说到这事了,姑祖母就厚着老脸找你讨个恩典?“昌平大长公主这辈子都没跟景帝说过这样的话,景帝自然无不应允。
      “嘉余的婚事由他自己做主,任谁来求你都不许!”
      “好是好.....”景帝不免有些犹豫,“那要是这小子一直拖拖拉拉的,到三四十了都不动婚可怎么办?朕也不能押着他成亲吗?”景帝想到季亭麟那傲气又冷淡的样子,眼里可从来没正眼瞧过哪个姑娘。
      “三四十了自己都不着急那不就没救了?”昌平大长公主一脸惊诧,想想她的宝贝孙子喜欢的姑娘是个许了人家的,还是咬咬牙点头,“那是他自找的!别管他!反正我和他祖父也没几年好活的,等我们去了他也有你照看,就算孤独终老,也不至于冷锅冷灶吃不上饭,孤苦无依。”
      话都说到这份上,景帝是彻底断了念想。
      接下来的宴会虽还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但大家都敏锐的察觉到,景帝对今日的寿星闵皇后态度并不热情,一直与昌平大长公主或者叶贵妃以及朝臣们有说有笑,而向来对皇室后辈们慈和的昌平长公主今日与闵皇后瞧着也有些淡淡的。各家夫人们交头窃耳地问宫里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猜测着一向被夸赞贤惠的闵皇后怎么一下就惹了景帝和昌平大长公主不喜。
      闵皇后在自己的寿宴上反倒成了个局外人。
      建宁侯府位置坐的偏,各家才子佳人们的才艺展示她实在参与感不强,仰着小细脖也只瞧到了一排后脑勺,索性认认真真吃席。
      这让附近的小太监和宫女们觉得稀奇,他们在宫中服侍贵人,这种宴席大大小小每年都有好几场,热闹早看遍了,来参加宴会的人倒是对这种场面乐此不疲。今日倒是瞧见了一个只盯着宴上膳食的姑娘!
      小松鼠似地尝着菜,再抿一口特地为女宾们准备的果子酿,美得一双又魅又灵的大眼睛弯成了小月牙,眼角眉梢都淌着蜜!
      更有捧着新鲜果子的小宫女,特地给那姑娘的桌上添了一回鲜果,颗颗精挑细选香甜饱满!
      昌平长公主短暂离席,扶着侍女的手站在人群外看热闹。
      她嘴上说不主动帮孙儿娶媳妇,却没说自己不能过过选孙媳的瘾啊!为了避嫌,她从不与席上这些人家来往,但哪家的女孩好不好她也会自己瞧嘛!
      这个眼睛不够大,那个嘴巴太大了,那个动作也太不雅观了……你瞧瞧,她都能挑出这么多缺点来,她的孙儿只会比她更挑剔!
      直到她瞧见了躲在一排后脑勺后面吃吃喝喝的漂亮小姑娘。
      鼻子眼睛嘴巴样样都好看,吃东西的样子瞧着就香,透着股娇憨,看打扮也素净得体,应该是有主见,不想争上游的恬淡性子。昌平大长公主越看越欢喜,这孩子很不错啊!就问侍女,那姑娘是谁家的?
      侍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瞧过去,愣了愣,老老实实回答:“长公主,那位就是建宁侯家的养女呢。”
      ……
      当晚,皇帝去了叶贵妃的景和宫,第二日一早吩咐内务府七日内再办一场宴,为灵珊公主择驸马。并在朝会后发了两道旨意。
      其一,洋洋洒洒一篇讨贼楔文,言临江王暗藏祸心,包庇寇匪作乱江州,奴役江州百姓私挖金矿屯兵造反,贬临江王为庶人,江州州县官员一律革职,派征西将军领十万兵马平定江州之乱押解罪犯上京问罪。
      其二,择观文殿大学士孙女为九皇子妃,益阳伯嫡幼女为十皇子妃,七公主降宋国公嫡次孙,八公主降镇国将军长子,一应婚仪事项由内务府操办。并没有昨日皇后生辰宴上大家关注的主角嫡出六公主。
      这两道旨意瞬间在京都掀起了惊涛骇浪,各家都是经过事的,纷纷闭门不出,除了不得不出来做工糊口的百姓,大街小巷不复往日繁华热闹。
      街头巷尾又出现了成队成队的英武士兵,浑身甲胄,武器闪着寒光。
      每出入一家宅院,必定引来那家人的哀嚎哭喊。建宁侯府所在的平康坊就有一家,在吏部任职,平时去他家送礼走门路的不知道多少,暗地里收了江州的贿赂,为江州官员考评做了许多遮掩,如今繁华梦碎,贬官抄家都只是个开始。
      唐氏每日在家念佛,李氏严令阖府上下除了必要的采买,谁都不许出府与人相交。
      京都一阵急风骤雨,大家恐慌了几日,又复归平静,只是酒楼茶馆每日都聚了许多人,讨论江州战事,临江王在江州造的孽事也终于传扬到了京都,听者无不寒颤齿冷。

第十四章 宴无好宴[2/2页]